名句出處
出自近現代魯迅的《祭書神文》
全文:
上章困敦之歲,賈子祭詩之夕,會稽戛劍生等謹以寒泉冷華,祀書神長恩,而綴之以俚詞曰:。
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絪縕兮燭焰赤。
錢神醉兮錢奴忙,君獨何為兮守殘籍?華筵開兮臘酒香,更點點兮夜長。
人喧呼兮入醉鄉,誰薦君兮一觴。
絕交阿堵兮尚剩殘書,把酒大呼兮君臨我居。
湘旗兮芸輿,挈脈望兮駕蠹魚。
寒泉兮菊菹,狂誦《離騷》兮為君娛。
君之來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
向筆海而嘯傲兮,倚文冢以淹留。
不妨導脈望而登仙兮,引蠹魚之來游。
俗。
丁傖父兮為君仇,勿使履閾兮增君羞。
若弗聽兮止以吳鉤,示之《丘》《索》兮棘其喉。
令管城脫穎以出兮,使彼惙惙以心憂。
寧招書癖兮來詩囚,君為我守兮樂未休。
他年芹茂而樨香兮,異籍以相酬。
參考注釋
不妨
(1)
最好還是
你不妨現在就告訴他
(2)
無任何害處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3)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我不妨說,傳導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
脈望
亦作“脈望”。傳說蠹魚所化之物。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富貴之家,朱門空鎖,榻笥凝塵,脈望果腹。” 清 曹寅 《浣溪沙·丙寅重五戲作和令彰》詞:“仙蠧何年成脈望,蝦蟇抵死嚥隃麋。”
登仙
見“ 登仙 ”。
亦作“ 登僊 ”。1.成仙。《楚辭·遠遊》:“貴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王逸 註:“仙,一作僊。”《漢書·王莽傳下》:“或言 黃帝 時建華蓋以登僊, 莽 乃造華蓋九重……車上人擊鼓,輓者皆呼‘登僊’。” 宋 蘇軾 《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 可文 一見了信,直把他喜得賽如登仙一般。”
(2).喻聲名直上或升遷高官。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 陸大夫 宴喜西都, 郭有道 人倫東國,公卿貴其籍甚,縉紳羨其登仙。”《新唐書·倪若水傳》:“ 班景倩 自 揚州 採訪使入為大理少卿,過州, 若水 餞於郊,顧左右曰:‘ 班公 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為騶僕。’”
(3).稱人死亡的婉辭。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復有 懷嬴 失節,目為貞女; 劉安 覆族,定以登仙。”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不數日 宣仁 登仙,上始親政焉。”《宋史·樂志十六》:“綴衣將出,神凝玉幾,一夜登僊,弓墮隔蒼煙。”
蠹魚
亦作“蠧魚”。1.蟲名。即蟫。又稱衣魚。蛀蝕書籍衣服。體小,有銀白色細鱗,尾分二歧,形稍如魚,故名。 唐 白居易 《傷唐衢》詩之二:“今日開篋看,蠹魚損文字。” 明 張景 《飛丸記·旅邸揣摩》:“夜窺得汗牛編學累絲,晝翻從蠧魚涎窮滋味。” 宋 陸游 《箜篌謠寄季長少卿》之一:“卷書置篋中,寧使飽蠹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這東西我家多的拿竹箱子裝著,一箱一箱的餵蠹魚,你自看得希罕。”
(2).借指書籍。 清 金人瑞 《立春日送二策入學》詩:“笥鎖蠧魚皆祖往,身從皋比又前緣。” 郁達夫 《雜感》詩之八:“十年潦倒空湖海,半生浮沉伴蠹魚。”
(3).啃書本。亦指死啃書本的讀書人。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枕席經史,沉湎青緗,卻掃閉關,蠹魚歲月,賞鑒家類也。” 清 唐孫華 《再迭隨庵韻》:“衰年髣髴燭光餘,猶向殘編作蠧魚。” 聞一多 《給臧克家先生》:“你誣枉了我,當我是一個蠹魚,不曉得我是殺蠹的芸香。”
魯迅名句,祭書神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