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叔杲的《十錦塘》
全文:
橫截平湖十里天,錦塘春接六橋煙。
芳林花發霞千樹,斷岸光分月兩川。
幾度觴飛堤外景,一清棹發鏡中船。
奇觀妝點知誰力,應有歌聲被管弦。
參考注釋
奇觀
奇異的景象;奇怪而少見的事
世界七大奇觀
妝點
(1).梳妝打扮。《北史·后妃傳下·齊後主馮淑妃》:“城陷十餘步,將士乘勢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觀之。 淑妃 粧點,不獲時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喬吉 《清江引·笑靨兒》曲:“一團可人衠是嬌。粧點如花貌。”《金*瓶*梅詞話》第四回:“﹝婦人﹞先到樓上,從新粧點,換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妝飾點綴。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閨怨》套曲:“殘紅粧點青苔徑,又一番春色飄零。” 清 吳偉業 《雕橋莊歌》:“年年細柳與新蒲,粧點溪山入畫圖。”《西湖佳話·白堤政跡》:“初還只在 西湖 上粧點,既而西邊直粧點到 靈隱 、 天竺 ,南邊直粧點到 淨慈 、 萬松嶺 ,竟將一個 西湖 團團粧點成花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呂祖謙 《與朱侍講元晦》:“祭文謹録呈,雖病中語言無次序,然卻無一字粧點做造也。”《朱子語類》卷八三:“問: 季札 觀樂,如何知得如此之審?曰:此是 左氏 粧點出來,亦自難信。”
(1).裝飾,打扮。 南朝 陳後主 《三婦艷詞》之二:“小婦初妝點,回眉對月鉤。” 清 吳偉業 《梅村詩話》五:“呼輿往迎,續報至矣。已而登樓,託以妝點始見。”
(2).謂點綴。 唐 馮贄 《雲仙雜記·牡羊妝點芳草》:“ 午橋莊 小兒坡 ,茂草盈里。 晉公 每使數群羊散於坡上,曰:‘芳草多情,賴此妝點。’” 明 高攀龍 《三時記》:“二十一日行,兩岸殘雪妝點,野色甚佳。”《紅樓夢》第二二回:“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
(3).指修飾文字。 清 黃宗羲 《<山翁禪師文集>序》:“ 山翁 之詩文,亦不免於堆垛妝點。” 清 恭士 《蹇千里傳評》:“可見文不在妝點,一涉妝點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韜 《淞濱瑣話·李延庚》:“世間所傳幽歡冥會之事,盡出文人妝點,悉屬寓言,君乃信以為真哉!”
應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聞狀》:“自今已後,應有進奉,並不用申報御史臺,如有人勘問,便仰録名奏來者。”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將 江 上應有戰舡,盡行拘收,不放 關公 渡 江 回去。”《水滸傳》第一回:“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
(2).應當具有。《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姑娘一進洞房,早看見擺滿一分妝奩,凡是應有的,公婆都給辦得齊齊整整。”
歌聲
聲帶經頭腔和喉腔共鳴產生的樂音,與說話時聲音的主要區別在於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長與否;唱歌的聲音
歌聲飛出窗外
管弦
亦作“ 管絃 ”。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樂器與弦樂器。亦泛指樂器。《淮南子·原道訓》:“夫建鐘鼓,列管弦。”《漢書·禮樂志》:“為其俎豆筦弦之間小不備,因是絶而不為,是去小不備而就大不備,或莫甚焉。” 晉 張華 《情詩》之一:“終晨撫管弦,日夕不成音。” 明 王錂 《春蕪記·感嘆》:“三千珠履盈階陛,十二金釵列管絃。” 清 孫枝蔚 《村居雜感》詩之五:“長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2).指管弦樂。《漢書·禮樂志》:“和親之説難形,則發之於詩歌詠言,鐘石筦弦。”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春*宮》:“庭際花飛錦繡合,枝間鳥囀管弦同。” 元 陳孚 《真定懷古》詩:“千里桑麻緑蔭城,萬家燈火筦絃清。” 宋 歐陽修 《採桑子》詞:“返照波間,水闊風高颺管絃。” 郭小川 《廈門風姿》詩之四:“聽, 南海 的濤聲如號角, 鷺江 的潮音如管弦。”
王叔杲名句,十錦塘名句
名句推薦
江湖蹤跡嘆參商,夢入明光覓舊行
李堂《正德丁卯冬以府丞 * 寓德州永慶寺奉寄仁仲家兄商決去就之懷用蘇集韻·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