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希文的《贈榜眼程年兄使梁》
全文:
春殿才名貫斗標,秋城旌節下雲霄。
關河折柳金尊盡,京洛分茅玉冊遙。
梁苑雪留詞客賦,薊門星拂使臣軺。
臨岐未用虔刀贈,綸閣遲君協鳳韶。
參考注釋
關河
關塞;關防。泛指山河
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宋· 柳永《八聲甘州》
折柳
(1).折取柳枝。語出《三輔黃圖·橋》:“ 霸橋 在 長安 東,跨水作橋。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後多用為贈別或送別之詞。 唐 權德輿 《送陸太祝》詩:“新知折柳贈,舊侶乘籃送。”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暗憐衣帶,不勝折柳之懷。”
(2).古樂曲名。《折楊柳》曲的省稱。多用以惜別懷遠。《文苑英華》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已寤歌於《折柳》,復行吟而《採蓮》。”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袁郊 《甘澤謠·許雲封》:“《折柳》傳情,悲 玉關 之戍客。” 姚鵷鶵 《王建章輓詩》:“《陽關》《折柳》淒迷別,行卷題詩醉醒間。”參見“ 折楊柳 ”。
(3).《詩·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毛 傳:“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為藩,無益於禁矣。”後因以“折柳”代指籬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設備。 晉 葛洪 《抱朴子·譏惑》:“大 楚 帶甲百萬,而有振槁之脆;強 秦 殽 函 襲嶮,而無折柳之固。”
金尊
見“ 金樽 ”。
京洛
等於說“京城”。本指洛陽,因東周、東漢曾在這裡建都,故稱“京洛”
京洛騷然。——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分茅
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諸侯,用白茅裹著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徵授予土地和權力,謂之“分茅”。《晉書·八王傳贊》:“有 晉 鬱興,載崇藩翰,分茅錫瑞,道光恆典。” 唐 楊巨源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詩:“向年擢桂儒生業,今日分茅聖主恩。” 明 朱鼎 《玉鏡台記·寄家書》:“哲人萎棄真堪悼,你勛庸未克遂分茅。” 清 葉廷琯 《吹網錄·明潞王畫蘭石刻》:“集蓼早憂家國難,分茅空負祖宗恩。”
玉冊
亦作“ 玉策 ”。1.古代冊書的一種。帝王祭祀告天或上尊號用之。用玉簡製成。 晉 左思 《魏都賦》:“闚玉策於金縢,案圖籙於石室。” 唐 岑參 《送許子擢第因寄王大昌齡》詩:“皇帝受玉冊,群臣羅天庭。”《宋史·輿服志六》:“冊制,用珉玉簡,長一尺二寸,闊一寸二分。” 清 汪懋麟 《登岱行》:“ 泰山 之神何洋洋,昭祀七十有二王。金函玉冊降天府,豈但拜禱來下方。”
(2).傳說中天子受命的符瑞。《晉書·元帝紀》:“於時有玉冊見於 臨安 ,白玉麒麟神璽出於 江寧 ,其文曰‘長壽萬年’,日有重暈,皆以為中興之象焉。”參見“ 冊書 ”。
(3).珍藏的秘籍。 北周 庾信 《進象經賦表》:“九州既奠,近對《河圖》,四轍中繩,全觀玉策。”
(4).指仙道之書。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封泰山禪梁父》:“俗説 岱宗 上金篋玉策,能知人年壽修短。”《後漢書·方術傳序》:“神經怪牒,玉策金繩,關扃於明靈之府,封縢於瑤壇之上者,靡得而闚也。”
(5).花燈名。《履園叢話·閱古·元石礎》引 清 陸果泉 《石礎歌》:“玉冊流星鐙影散,《太平》新曲今誰喔。”自註:“ 士誠 盛時,嘗於元夜張鐙,有玉冊、流星、萬點金、百花團諸名目。”
王希文名句,贈榜眼程年兄使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