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岑徵的《壽吳雲馭太史》
全文:
郁水傳佳氣,佗城挺異人。
玉麟天上降,金粟幻中身。
早擅鴻文譽,曾叨上國賓。
淹通涵石室,藻繪動楓宸。
爰拜懸鈴署,初班視草臣。
彤樓司記注,紫闥掌絲綸。
黎庶瞻依切,皇衷眷注頻。
蒼梧方稅駕,溟海又揚塵。
土室甘沉默,山河協隱淪。
鐵函沉石井,寶劍動蒼旻。
白髮三千丈,丹心四十春。
著書存甲子,採藥練庚辛。
碩望今名宿,清風古逸民。
鳳凰占器度,龍馬足精神。
德重氣逾靜,年高道益醇。
前賢資繼響,後進藉洪鈞。
延祖歡同調,嵇公愧未親。
登龍何契闊,陪鯉敢逡巡。
值此陽春候,欣逢覽揆辰。
九如聊獻雅,介壽且歌豳。
玉貌荷衣古,酡顏鶴髮新。
高深瞻海岳,清翠仰松筠。
蓬島應通籍,鵝溪待寫真。
剝爻存碩果,莊叟詫靈椿。
潞國猶加耄,磻溪尚八旬。
蟠龍潛必躍,尺蠖屈終伸。
佇見天行健,旋看瑞氣臻。
引年餐古髓,計日待蒲輪。
遼海終逃魏,桃源且避秦。
非熊應有夢,應在渭川濱。
參考注釋
鳳凰
具有鮮艷羽毛和優美體型和動作的一種鳥,從前中國皇宮裡將它馴養,並與神話中的鳳凰相聯繫,作為好運的象徵,有人認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鸞)
器度
(1) 器量;識量
器度淺狹
(2) 才量風度
器度不凡
馬足
(1).馬的足。《新唐書·歸登傳》:「 登 性溫恕,家僮為馬所踶,笞折馬足, 登 知,不加責。」《宋史·韓世忠傳》:「背嵬軍各持長斧,上揕人胸,下斫馬足。」
(2).馬的足力。《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孫子 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 漢 張衡 《東都賦》:「馬足未極,輿徒不勞。」
(3).指破綻。 周克芹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三章:「她是想支吾了事,怕老漢尋根究底的結果,會把昨晚深夜歸家的馬足露了出來,惹得老漢的又一頓訓斥。」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岑徵名句,壽吳雲馭太史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鳳凰占器度,龍馬足精神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