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子中見和復答之》
全文:
世味嘗已遍,嚲著匿雲山。
為問何能爾,鳥倦自知還。
湘西一千頃,分我楊柳灣。
時為理魚蓑,人眠舟自閒。
公真功名人,高韻不可攀。
譬如秋無雲,璧月掛一彎。
我詩聊寄耳,猥語憑見刪。
峻句乃見辱,嶮如履潼關。
細看秀爭發,紅英微雨斑。
坐令十年心,清涼去煎煩。
竹林在何許,延頸佇望間。
遙知醉逃暑,玉纖侍丫鬟。
得句有奇趣,笑渦印朱顏。
引紙欲續和,自嘆才澀慳。
應當恕不迨,鄉閭念疏頑。
把卷味長喔,松風嗽齒寒。
參考注釋
為理
(1).擔任獄官。《管子·小匡》:“ 弦子旗 為理。” 尹知章 註:“理,獄官。”《韓詩外傳》卷二:“ 楚昭王 有士曰 石奢 ,其為人也,公正而好直。王使為理。”
(2).指當地方官吏。 元 鄭光祖 《三戰呂布》第一折:“今在此 河 北為理,保一方寧靜無虞。”
(3).猶治理。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 開元 中,上急於為理,尤注意於宰輔。”
自閒
(1).亦作“ 自閒 ”。悠閒自得。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閒。” 唐 李白 《山中問答》詩:“問君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宋 蘇轍 《南齋竹三絕》之一:“幽居一室少塵緣,妻子相看意自閒。” 明 高攀龍 《夏日閒居》詩:“問君何所為?無事心自閒。”
(2).謂自設防範。《新唐書·李夷簡傳》:“ 夷簡 致位顯處,以直自閒,夫嘗苟辭氣悅人。” 郭沫若 《<虎符>附錄·寫作緣起》:“但在故事裡卻絲毫嗅不出這樣的氣息,足見得他們很能以禮自閒,我在劇中也就寫成了這樣。”
見“ 自閒 ”。
釋德洪名句,子中見和復答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