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東歸

作者:周行己 朝代:宋代

送友人東歸原文

是身如聚沫,如燭亦如風。

奔走天地內,苦為萬慮攻。

陳子得先覺,水鏡當胸中。

異鄉各為客,相看如秋鴻。

扁舟忽歸去,宛然此道東。

我亦議遠適,西入華與嵩。

飲水有餘樂,避煩甘百窮。

相逢不可欺,偶然如飄蓬。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

詩詞問答

問:送友人東歸的作者是誰?答:周行己
問:送友人東歸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東韻

參考注釋

奔走

(1) 為某種目的而奔波忙碌

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永之人爭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很快地走;急行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萬慮

(1).反覆思考。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魏文 下詔,辭義多偉,至於‘作威作福’,其萬慮之一蔽乎!”

(2).思緒萬端。 唐 韓愈 《感春》詩之四:“數盃澆腸雖暫醉,皎皎萬慮醒還新。”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三:“俯仰念物化,萬慮此俱寂。”

先覺

事先認識覺察的人;覺悟早於常人的人

先知先覺

水鏡

在一根鋼管中安放有一系列鏡片用以使人能看到水面下相當遠的物體的裝置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異鄉

外鄉,外地他鄉

飄泊異鄉

相看

親自觀看(多用於相親)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兩日,以備人家相看。——《紅樓夢》

秋鴻

(1).秋日的鴻雁。古詩文中常以象徵離別。 南朝 梁 沉約 《愍衰草賦》:“秋鴻兮疏引,寒鳥兮聚飛。” 唐 李益 《賦得早燕送別》:“一別與秋鴻,差池詎相見。” 宋 蘇軾 《送陳睦知潭州》詩:“有如社燕與秋鴻,相逢未穩還相送。” 清 方文 《重過東壩訪湯仲貽兄弟時仍三白下未歸》詩:“秋鴻飛不定,翹首暮雲天。”

(2).古琴曲。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標題和歌詞,是篇幅最長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飛翔凌空的秋鴻為喻,抒寫懷才不遇、自命清高者的心情。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宛然

(1) 真像;非常像

(2) 真切,清楚

封識宛然。——《漢書·李廣蘇建傳》

宛然舊日情景,又在眼前

遠適

遠往;遠行。 唐 杜甫 《曉發 * 》詩:“舟楫渺然自此去,江湖遠適無前期。” 元 黃鎮成 《遠適》詩:“吉日有遠適,我行志四方。” 秦牧 《花城·社稷壇抒情》:“有人遠適異國歸來,俯身去吻一吻自己國門的土地。”

飲水

(1).喝水。《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孫希旦 集解:“飲有漿醴之屬,今但飲水而已,飲之貧也。” 唐 韓愈 《復志賦》:“固余異於牛馬兮,寧止乎飲水而求芻?”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名跡》:“其詩有‘人到心閒飲水甜’之句,余甚愛之。”亦指喝的和做飯用的水。

(2).謂清廉。語本《晉書·良吏傳·鄧攸》:“時 吳郡 闕守,人多欲之,帝以授 攸 。 攸 載米之郡,俸祿無所受,唯飲 吳 水而已。” 唐 杜甫 《贈裴南部》詩:“塵滿 萊蕪 甑,堂橫 單父 琴。人皆知飲水,公輩不偷金。”

給牲口喝水。《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那店一連也有十幾間門面……門前搭著一路罩棚,棚下擺著走桌條凳,棚口邊安著飲水馬槽。”亦指給花木菜蔬澆水。 清 唐訓方 《里語徵實》卷中之上:“澆花木菜蓏曰飲水。”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然如

猶然而。《大戴禮記·禮察》:“然如曰禮雲、禮雲,貴絶惡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

飄蓬

隨風飄蕩的飛蓬,比喻漂泊或漂泊的人

飄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熱。——杜甫《鐵堂峽》

身世飄蓬

努力

儘量將力量使出來

努力鑽研業務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同風

(1).格調、風格相同。 漢 班固 《兩都賦序》:“而後大 漢 之文章,炳焉與三代同風。”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以 孔璋 之才,不閒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 司馬長卿 同風。” 唐 劉知幾 《史通·鑑識》:“然此二書,雖互有修短,遞聞得失,而大抵同風,可為連類。”

(2).謂同受天子之教化。《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契約風,九州共貫也。”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九重臨化日,萬國喜同風。”

詩詞推薦

送友人東歸原文_送友人東歸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