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解向心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惠能無相頌(亦名《滅罪頌》)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惠能的《無相頌(亦名《滅罪頌》)》

全文:
愚人修福不修道,謂言修福而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若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元在。
若解向心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若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之人能自觀,即與悟人同一類。
大師令傳此頓教,願學之人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本身,三毒惡緣心中洗。
努力修道莫悠悠,忽然虛度一世休。
若遇大乘頓教法,虔誠合掌至心求。

惠能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向心

猶歸心。謂內心歸服

除罪

(1).免罪。《史記·平準書》:“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晉書·王羲之傳》:“今除罪而充雜役,盡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為重於殺戮,可以絶姦。”

(2).謂開脫罪責。《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為亡命棄市罪詐捕命者以除罪。”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亡命者當棄市,而王藏之,詐捕不命者而言命,以脫命者之罪。”

各自

(1) 各人自己

他們各自的家

各自解決食宿問題

各自棄甲投戈。——《三元里人民抗英》

(2) 各方中的每一方

各自多做自我批評

懺悔

佛教語。梵文 ksama,音譯為“懺摩”,省略為懺,意譯為悔,合稱為“懺悔”。佛教規定,出家人每半年集合舉行誦戒,給犯戒者以說過悔改的機會。後遂成為自陳己過,悔罪祈福的一種宗教形式。引申為認識了錯誤或罪過而感到痛心,決心悔改

惠能名句,無相頌(亦名《滅罪頌》)名句

詩詞推薦

若解向心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