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之行,興於學校。
脫脫 《金史·列傳·卷三十七》名句出處
摘自《金史·列傳·卷三十七》
解釋:政教風化的推行,首先從學校興起。
原文摘要:
今宜正薄俗,順人心,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得其道,然後和氣普洽,福祿荐臻矣。”因論:“為政之術,其急有二。一曰正臣下之心。竊見群下不明禮義,趨利者眾,何以責小民之從化哉。其用人也,德器為上,才美為下,兼之者待以不次,才下行美者次之,雖有才能,行義無取者,抑而下之,則臣下之趨向正矣。其二曰導學者之志。教化之行,興於學校。今學者失其本真,經史雅奧,委而不習,藻飾虛詞,釣取祿利,乞令取士兼問經史故實,使學者皆守經學,不惑於近習之靡,則善矣。”又曰:“凡天下之事,叢來者非一端,形似者非一體,法制不能盡,隱於近似,乃生異論。孔子曰:‘義者天下之制也。’《記》曰:‘義為斷之節。’伏望陛下臨制萬機,事有異議,少凝聖慮,尋繹其端
名句書法欣賞
脫脫名句,金史·列傳·卷三十七名句
名句推薦
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
佚名《增廣賢文·上集》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
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紅粉佳人休使老,風流浪子莫教貧。
佚名《增廣賢文·上集》繁采寡情,味之必厭。
劉勰《文心雕龍·情采》奢侈之敗家,猶出常情;而慳吝之敗家,必遭奇禍。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五九則》聚斂者,召寇、肥敵、亡國、危身之道也
荀子《荀子·王制》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
李清照《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子思《中庸·第二十四章》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秦觀《如夢令·春景》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
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篇》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