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徒燕婉情,德音初不忘

江源擬古四首·其三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江源的《擬古四首·其三》

全文:
明月何皎皎,秋風發微涼。
愁思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念君久不歸,其雨怨朝陽。
豈徒燕婉情,德音初不忘
寸心若不亮,有如白日光。
相見君顏色,落月滿屋樑。
相去萬餘里,曠若參與商。
願保金石軀,俛仰徒悲傷。

江源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豈徒

難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後漢書·杜喬傳論》:“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自是而已哉!”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歸武昌歌》:“豈徒文思比 唐 勃 ,應遣頌聲如 漢 褒。”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

燕婉

(1).儀態安詳溫順。《詩·邶風·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毛 傳:“燕,安;婉,順也。”

(2).指夫婦和愛。舊題 漢 蘇武 《詩》之二:“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 唐 白居易 《母別子》詩:“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自是狎暱燕婉,逾於平日,恆形影不離。”

(3).優美;柔和。 唐 高適 《同敬八盧五泛河間清河》詩:“飄颻波上興,燕婉舟中詞。”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燕婉動聽的宮樂在大殿里飄蕩。”

(4).借指美女。 宋 蘇軾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之一:“吾聞 東山 傅,置酒攜燕婉。富貴未能忘,聲色聊自遣。”一本作“ 嬿婉 ”。 王十朋 集註:“ 晉 謝安 棲遲 東山 ,放情丘壑,好音樂,每游賞必以妓從。”參見“ 嬿婉 ”。

德音

(1).善言。《詩·邶風·谷風》:“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鄭玄 箋:“夫婦之言無相違者,則可與女長相與處至死。”後亦用以對別人言辭的敬稱。《魏書·宗欽傳》:“足下兼愛為心,每能存顧,養之以風味,惠之以德音。” 唐 韓愈 《高君畫贊》:“遺書一張,德音不忘。”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倘能先賜德音,猶所說豫大慶。”

(2).猶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語、教令。《國語·楚語上》:“忠信以發之,德音以揚之。”

(3).用以指帝王的詔書。至 唐 宋 ,詔敕之外,別有德音一體,用於施惠寬恤之事,猶言恩詔。 漢 桓寬 《鹽鐵論·詔聖》:“ 高皇帝 時,天下初定,發德音,行一切之令,權也,非撥亂反正之常也。”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詩:“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乞下三司,令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應蟲蝗、水旱、災傷及德音赦書蠲放稅賦,及蠲免欠負,並具實數,供報當院。”《平山冷燕》第十六回:“卻又不知向何方流蕩,竟無跡跡,以辜朝庭德音。”

(4).指朝廷所定的正統音樂。《禮記·樂記》:“天下大定,然後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

(5).好名聲。《詩·豳風·狼跋》:“公孫碩膚,德音不瑕。” 朱熹 集傳:“德音,猶令聞也。”《詩·小雅·南山有台》:“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晉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敘》:“高勛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形器雖沉鑠於淵壤,美談飄颻而日載。” 明 何景明 《古怨詩》之二:“所重在德音,容色安足恃。”

江源名句,擬古四首·其三名句

詩詞推薦

豈徒燕婉情,德音初不忘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