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讀王祥傳率題》
全文:
三公不拜道猶尊,革命胡然受冕軒。
古有名言疑信半,求忠臣在孝之門。
參考注釋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周 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一說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西漢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 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見《通典·職官一》。
(3).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但已非實職。
(4).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見《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5).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 張守節 正義:“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並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變出陰陽,主佐機務。”《晉書·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不拜
(1).古代以拜為謁見上級的禮節。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許不拜。《禮記·曲禮上》:“介者不拜。”《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2).不接受任命。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奉使京師,除尚書刪定郎,不拜。”《宋書·南平王穆鑠傳》:“﹝ 元嘉 ﹞二十六年,進號平西將軍,讓不拜。”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劉若虛》:“後七年,始以特奏召試大廷,又入五等為助教,納敕不拜。”
革命
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稱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稱為革命。近代則指自然界、社會界或思想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深刻質變
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易·革》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
哥白尼發表了地動學說,不但帶來天文學上的革命,而且開闢了各門學科向前邁進的新時代。——《哥白尼》
胡然
(1).為何。表示疑問或反詰。《詩·鄘風·君子偕老》:“胡然而天地?胡然而帝也?” 鄭玄 箋:“胡,何也。帝,五帝也。何由然女見尊如天帝乎?” 唐 張九齡 《高齋閒望言懷》詩:“坐惜芳時宴,胡然久滯留?” 宋 劉昌詩 《蘆浦筆記·草鞋大王事》:“士乃留宿而扣神曰:‘神之號,蓋某戲書,胡然而至此盛邪?’” 明 李贄 《童心說》:“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2).謂不知何故。表示不明原因。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問:國家台袞之材,臺省之器,胡然近日稍乏其人,將欲救之,其故安在?” 宋 歐陽修 《自敘》詩:“余本漫浪者,茲亦漫為官。胡然類鴟夷,託載隨車轅。” 元 耶律楚材 《繼崔子文韻》:“ 崔子 龍鐘亦可憐,臨風相送我胡然。”
(3).突然。 明 張煌言 《得友人書道內子艱難狀》詩:“尺牘胡然至,寒溫不自通。” 明 彭士望 《玉簾泉》詩:“平波水最文,胡然此直下。”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九:“鴻鵠初高舉,千里蒼旻開;長林翕春氣,逆此浩蕩懷;胡然值飄風,中道羽翼乖。”
乾隆名句,讀王祥傳率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