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胡次焱的《秋日早行》
全文:
草衣路室夜偏長,起問征途趁早涼。
藜杖對星占曙色,芒鞋踏月涴秋光。
櫟陰羃砌疑澆墨,桂露滴人如饋漿。
山鬼似嫌天欲曉,故噓嵐氣扼朝暘。
參考注釋
草衣
(1).編草為衣。 南朝 齊 蕭子良 《陳時政密啟》之二:“民特尤貧,連年失稔,草衣藿食,稍有流亡。”《遼史·營衛志上》:“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處,熙熙于于,不求不爭。”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梁提督》:“公因率眾卒,草衣卉服,自叢嵐疊嶂間以刀掘路,士卒各懷一鐵釘,踵跡相接,攀釘而上。”
(2).引申為粗劣的衣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王績》:“論曰: 唐 興迨季葉,治日少而亂日多,雖草衣帶索,罕得安居。”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投賢》:“官人既無處去,只在老漢家中權住,溫習經史。草衣糲飯,不須掛心。”
(3).隱者的衣著。《後漢書·黨錮傳序》:“至有畫半策而綰萬金,開一説而錫琛瑞。或起徒步而仕執珪,解草衣以升卿相。”
(4).指一種藻類植物。生長在陰濕的地方,連帶一層薄土鏟下來可作肥料。《人民日報》1953.12.5:“今年春天,互助起來以後,他光在這垃田裡就下了二百擔陳壁磚土和一百四十擔草衣。”
路室
客舍。《周禮·地官·遺人》:“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 賈公彥 疏:“路室,候迎賓客之處。”《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路室女之方桑兮, 孔子 過之以自侍。” 王逸 註:“路室,客舍也。”
偏長
一方面的特長。 唐 韓愈 《與袁相公書》:“又習於吏職,識時知變,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長。”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夾帶懷挾》:“或駁雜糾紛,或偏長曲技,尤不足以崇聖學而勵真才。”
征途
(1) 遠行的途程
艱險的征途
(2) 比喻出征之路途
革命征途
趁早
(1) 指抓緊時機或提前行動
趁早悔改
我們還是趁早把場打完,免得雨淋
(2) 沒有耽擱或躊躇
趁早簽約雇用你
胡次焱名句,秋日早行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草衣路室夜偏長,起問征途趁早涼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