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郭邦彥的《讀毛詩》
全文:
含氣有喜怒,觸物無不鳴。
天機泄鳥跡,文字從此生。
誰言土葦器,聲合天地清。
朴壞犧氏瑟,巧露媧皇笙。
末流不可障,聲律隨合併。
遍讀蕭氏選,不見真性情。
怨刺雜譏罵,名曰離騷經。
頌美獻諂䛕,是謂之罘銘。
詩道初不然,自是時代更。
秦火燒不死,此物如有靈。
至今三百萹,殷殷金石聲。
漢儒各名家,辯口劇分爭。
康成獨麾戈,諸儒約連衡。
祭酒最後出,千古老成精。
我欲讀爾雅,不辨螯蟹名。
尚憐沈謝輩,滿篋月露形。
孔徒凡幾人,入室無長卿。
三子論性命,舉世為譏評。
白首草太玄,才得覆醬罌。
不如匡鼎說,愈笑人愈聽。
參考注釋
怨刺
諷刺。《漢書·禮樂志》:“ 周 道始缺,怨刺之詩起。王澤既竭,而詩不能作。” 唐 劉知幾 《史通·疑古》:“觀夫子之刪《詩》也,凡諸《國風》,皆有怨刺,在於 魯國 ,獨無其章。” 宋 陳師道 《後山詩話》:“ 蘇 詩始學 劉禹錫 ,故多怨刺,學不可不慎也。” 明 楊慎 《升庵經說·小東大東》:“大國攻戰會盟,小國貢賦奔走,故空其杼柚而怨刺作也。”
譏罵
譏笑謾罵。 宋 岳珂 《金陀粹編》卷二三:“ 覿 以諛墓取足,貿易是非,至以得不償願,作啟譏駡。”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九:“ 元裕之 、 李長源 同鄉里,各有詩名。由其不相下,頗不相鹹。 李 好憤怒, 元 嘗云:‘ 長源 有憤擊經。’ 元 好滑稽, 李 輒以詩譏駡。” 清 黃遵憲 《烏之珠歌》:“青絲絡頭伏道旁,反因受寵叢譏駡。”
離騷
(1).遭遇憂患。《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離騷者,猶離憂也…… 屈平 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類對》:“ 劉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長子,賢而能文。 建中靖*國 間,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謝諸公云:‘晚歲離騷,旋招魂於異域;平生精爽,猶見夢於故人。’”
(2).離別的愁思。語本《楚辭·離騷》 漢 王逸 註:“離,別也;騷,愁也;經,徑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陳直徑,以風諫君也。” 唐 岑參 《送趙侍御歸上都》詩:“帝城誰不戀,回望動離騷。” 宋 方岳 《齊天樂·和楚客賦蘆》詞:“天豈無情,離騷點點送歸客。”
(3).牢騷。《北史·儒林傳論》:“ 孝籍 徒離騷其文,尚何救也。” 宋 蘇轍 《次韻子瞻見寄》:“ 賈生 作傳無封事, 屈平 憂世多離騷。”
(4).文體之一種。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詩體上》:“風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而為 西漢 五言,三變而為歌行雜體,四變而為 沉 宋 律詩。”
(5).泛指詞賦、詩文。 清 杭世駿 《<東城雜記>序》:“斯誠離騷之博徒,藝苑之別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彈離騷》:“一曲《離騷》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國恩 《楚辭概論·楚辭的名稱》:“﹝《離騷》﹞這個名詞的解釋,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離憂,也不是遭憂和別愁,更不是明擾,乃是 楚 國當時一種曲名。按《大招》云:‘ 楚 《勞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勞商’與‘離騷’為雙聲字,古音‘勞’在‘宵’部,‘商’在‘陽’部,‘離’在‘歌’部,‘騷’在‘幽’部。‘宵’‘歌’、‘陽’‘幽’,並以旁紐通轉,故‘勞’即‘離’,‘商’即‘騷’,然則‘勞商’與‘離騷’,原來是一物而異其名罷了。‘離騷’之為 楚 曲,猶後世‘齊驅’‘吳趨’之類。 王逸 不知‘勞商’即‘離騷’之轉音,故以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鮮卑’與《招魂》的‘犀比’是一件東西一樣。”
郭邦彥名句,讀毛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