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中楣的《寄挽嘉禾三烈》
全文:
我聞虎丘涵劍光,遊人千古吊貞娘。
又聞錢塘蘇小小,客過唏噓憐春草。
如茲二婦何足奇,不朽曾不讓鬚眉。
何況雲黯燕台月,折玉埋香悼三烈。
三生石上舊因緣,矢志長齋繡佛前。
千回萬劫祗一死,共視微軀薄如紙。
為子死孝臣死忠,三心皎皎將毋同。
絕命詞成不返顧,倏然遂隔泉壤路。
廣柳蕭蕭易水寒,胥濤日夜撼江乾。
楚有蘭兮湘有竹,疑化鴛湖滿溪綠。
而今行道指豐碑,風雨酸辛猿鳥悲。
試看遼東歸來鶴,惜哉九原不可作。
參考注釋
何況
(1) 不消說
一項改革都會經過不少曲折,更何況一場革命
(2) 更加
學好本民族的語言尚且要花許多力氣,何況學習另一種語言呢
(3) 表示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況且”
何況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這兒不好找,何況他又是第一次來
燕台
(1).指 戰國 時 燕昭王 所築的黃金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縣 東南。相傳 燕昭王 築台以招納天下賢士,故也稱賢士台、招賢台。見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後作為君主或長官禮賢之典。 唐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詩:“謬忝 燕臺 召,而陪 郭隗 蹤。” 金 元好問 《即事呈邦瑞》詩:“明日 燕臺 傳盛事,坐中賓客盡名流。” 明 陳所聞 《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再休嗟明珠暗投,正 燕臺 把千金駿求。” 程善之 《革命後感事和懷霜作即用其韻》:“三品席珍虛鹿幣,千金市骨上 燕臺 。” 唐 高適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題詩 碣石館 ,縱酒 燕王臺 。” 唐 高駢 《留別彰德軍從事范校書》詩:“匹馬東歸羨知己, 燕王臺 上結交新。” 唐 李商隱 《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此時聞有 燕昭臺 ,挺身東望心眼開。”
(2).指 冀 北一帶。 唐 祖詠 《望薊門》詩:“ 燕臺 一望客心驚:簫鼓喧喧 漢 將營。” 明 何景明 《送馬公順視學湖南》詩之一:“同是 燕臺 舊遊客,可堪相見又相違。” 陳毅 《聞八路軍大捷》詩:“抗 日 旌旗戰局開,大軍東出薄 燕臺 。”
(3).指幕府。 唐 李商隱 《梓州罷吟寄同舍》:“長吟遠下 燕臺 去,惟有衣香染未銷。” 馮浩 箋註:“ 燕臺 ,指幕府……言我惟懷府公之德,別無閒情牽繞也。” 唐 黃滔 《南海幕和段先輩送韋侍御赴闕》:“魏闕別當飛羽翼, 燕臺 獨且占風流。” 南唐 李中 《和胊陽載筆魯裕見寄》:“ 燕臺 多事每開顏,相許論交淡薄間。”
埋香
謂埋葬美女。 唐 李賀 《官街鼓》詩:“ 漢 城黃柳映新簾,柏陵 飛燕 埋香骨。”香骨,代指美女屍骨。 宋 吳文英 《鶯啼序·豐樂樓節齋新建》詞之二:“別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此 鳳眼張三 舊居也,門庭如故,埋香黃土已二十餘年矣。”《花月痕》第四一回:“名花證果知何日?蔓草埋香有舊盟。” 王德鍾 《書感》詩之一:“氣豪擊劍吹簫里,才盡埋香葬玉中。”
朱中楣名句,寄挽嘉禾三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