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修的《白都山》
全文:
駕鶴驂鸞自古聞,策名仙籍是真君。
天邊舊跡無尋處,滿目青山空白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駕鶴
(1).據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載, 王子喬 從 浮丘公 學道,三十餘年後,人見其乘白鶴駐 緱氏山 巔,數日而去。後因以“駕鶴”比喻得道成仙。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駕鶴上漢,驂鸞騰天。”
(2).猶騎鶴。 唐 韓愈 《華山女》詩:“玉皇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來青冥。”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 鹽城 更比 蕪城 遠,安得腰纏駕鶴輕。”
驂鸞
謂仙人駕馭鸞鳥雲遊。《文選·江淹<別賦>》:“駕鶴上漢,驂鸞騰天。” 呂向 註:“御鸞鶴而升天漢。” 唐 薛逢 《漢武宮詞》:“絳節幾時還入夢,碧桃何處更驂鸞。”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圖歌》:“仙人驂鸞倏來往,煙鬟霧珮流雲霰。” 清 舒位 《黔俗以試院丹筆寫魁星相餉遺為是詩》:“想見白袍吟立鶴,仗伊綵筆去驂鸞。”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策名
(1).“策名委質”之省。《後漢書·蔡邕傳》:“吾策名 漢 室,死歸其正。” 唐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繇韓幼深》詩:“種田不遇歲,策名不遭時。” 明 張煌言 《答唐枚臣書》:“某生也晚,不及見盛 明 之典型,始策名而輒遭國難,故署名削牘之儀,益為闕焉。”《花月痕》第一回:“上既不能策名於朝,下又不獲力於家。”參見“ 策名委質 ”。
(2).謂科試及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夢》:“ 鍾輻 , 虔州 南康 人也,始建山齋為習業之所,因手植一松於庭際,俄夢朱衣吏白云:‘松圍三尺,子當及第。’ 輻 惡之。爾來三十餘年, 輻 方策名,使人驗之,松圍果三尺矣。”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平日春闈較才藝,策名屢獲科甲。”
(3).謂報名參加科舉考試。 唐 白行簡 《李娃傳》:“二歲而業大就,海內文籍,莫不該覽,生謂 娃 曰:‘可策名試藝矣。’ 娃 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戰。’”
仙籍
(1).神仙之鄉。亦形容清幽之境。 唐 孟郊 《游韋七洞庭別業》詩:“ 崆峒 非凡鄉, 蓬瀛 在仙籍。”
(2).仙人的名籍。 唐 李商隱 《重過聖女祠》詩:“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明 袁宗道 《絕句》:“貧窮輒慕宦遊,將相更希仙籍。” 清 洪昇 《長生殿·傳概》:“幸遊魂悔罪,已登仙籍。”
(3).古以科舉及第為登仙,因稱及第者的資格與名姓籍貫為仙籍。 唐 孟球 《和主司王起》詩:“仙籍共知推麗藻,禁垣同得薦嘉名。” 唐 李滄 《及第後宴曲江》詩:“紫毫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御樓。”
真君
(1).謂主宰。《莊子·齊物論》:“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宋 蘇軾 《告五嶽文》:“天為真君,帝為真宰。”
(2).道教對神仙的尊稱。亦泛稱修行得道的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靈位業圖》:“左卿仙侯真君 許君 。” 宋 徐鉉 《送德邁道人之豫章》詩:“樓中西嶺真君宅,門外南州處士家。”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四》:“我向來封為王,有血食之奉,故威福得行;今號為真君,雖尊人以素食祭我,無血食之養,故無威福之靈。”
(3). 北魏 拓跋燾 ( 太武帝 )於公元440-451年所用年號 太平真君 的省稱。 唐 劉知幾 《史通·斷限》:“ 魏 本出於雜*種,竊亦自號 真君 。”
楊修名句,白都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