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南宗與北宗,欲齊得喪已非通

沈遼重示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沈遼的《重示》

全文:
不識南宗與北宗,欲齊得喪已非通
若將直指生為夢,便可偏知色是空。
莫為嚴周馳誕說,欲輕摩詰作衰翁。
古人言句真芻狗,天外秋來有信鴻。

沈遼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南宗

我國佛教禪宗、道教、山水畫均有南宗、北宗之分。詳“ 南北宗 ”。

北宗

(1). 唐 以 神秀 為代表的佛教禪宗的一派。因流行北方,故稱。 五代 齊己 《送乾康禪師入山過夏》詩:“雲門應近寺,石路或穿松。知在棲禪外,題詩寄北宗。”《舊唐書·方伎傳·僧神秀》:“初, 神秀 同學僧 慧能 者, 新州 人也,與 神秀 行業相埒……天下乃散傳其道,謂 神秀 為北宗, 慧能 為南宗。”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序論:“禪宗一系的變化,本來很大,初是北宗得勢,爾後逐漸轉向南宗。”

(2).我國山水畫的兩大流派之一。 唐 李思訓 作畫,多用重彩,即所謂青綠山水; 王維 山水畫創水墨渲淡之法而少勾勒,即所謂淡赭山水。兩人畫法流傳後世, 明 人稱 李思訓 之清綠為北宗,稱 王維 之破墨為南宗。 明 莫是龍 《畫說》:“畫之南北二宗,亦 唐 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則 李思訓 父子著色山……南宗則 王摩詰 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參閱 沉子丞 編《歷代論畫名著彙編·唐畫概述》。

(3).道教的一個流派。 金 初 王重陽 於 山東 創全真教,主張儒、道、釋三教合流,以煉養為主。 天台 張伯瑞 一派也以煉養為主,宣揚道教、禪宗、儒教三教一理。 張 居南方,稱南宗; 王 居北方,稱北宗。

得喪

(1).猶得失。指名利的得到與失去。《莊子·田子方》:“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韓詩外傳》卷四:“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喪,士不言通財貨,不賈於道。” 宋 梅堯臣 《村墅閒居》詩:“古來得喪何須問,世上榮枯只等閒。” 清 劉大櫆 《難言三》:“人之有窮通得喪,天也。”參見“ 得失 ”。

(2).偏指失。指喪失名利。 宋 蘇舜欽 《答馬永書》:“謂予不以得喪累其所守,不為怨憤不懌之詞。”參見“ 得失 ”。

沈遼名句,重示名句

詩詞推薦

  • 即景

    乾隆清代〕秋是木蘭好,深秋益可人。常年回蹕候,今歲布圍辰。塞冷雨為雪,境仙地不塵。卻看活錦繡,飄颺玉嶙峋。
  • 清音齋

    乾隆清代〕園內此齋古,入門便得之。鳴鞭不十里,可以憩移時。更換肩輿進,趁涼山徑披。穹窿峰頂塔,待我詠新詩。
  • 賀新郎(湖上高賓王、趙子野同賦)

    史達祖宋代〕西子相思切。委蕭蕭、風裳水佩,照人清越。山染蛾眉波曼睩,聊可與之娛悅。便莫賦、湘妃羅襪。怕見綠荷相倚
  • 試泉悅性山房作歌

    乾隆清代〕柏垂枝下倚立石,宛轉天然門洞開。入門山房朴且閟,試泉悅性久額齋。泉固自古突,性乃隨時懷。略沾繼望方寸
  • 和延州經略龐龍圖八詠迎薰亭

    宋祁宋代〕飛宇棘南傃,以待風之薰。因君奉揚力,並慰塞下人。
  • 登六和塔作

    乾隆清代〕初地詣堅固,信心登窣堵。二諦此俱融,空色本無所。三明真淨域,可以泯今古。四天垂寶網,落落聞鈴語。五雲
  • 送叔延判官

    曾鞏宋代〕北風吹空雪花冷,平鋪雲濤冒峰頂。江長水闊飛鳥絕,沙樹參差動波影。君子從戎碧油下,綠髮青瞳笏袍整。大馬
  • 尋徐山人遇馬舍人

    儲光羲唐代〕泊舟伊川右,正見野人歸。日暮春山綠,我心清且微。岩聲風雨度,水氣雲霞飛。復有金門客,來參蘿薜衣。
    不識南宗與北宗,欲齊得喪已非通 詩詞名句
  • 恨春

    朱淑真宋代〕櫻桃初薦杏梅酸,槐嫩風高麥秀寒。惆悵東君太情薄,挽留時暫也應難。
    不識南宗與北宗,欲齊得喪已非通 詩詞名句
  • 餞許州宋司馬赴任

    徐堅唐代〕舊許星車轉,神京祖帳開。斷煙傷別望,零雨送離杯。辭燕依空繞,賓鴻入聽哀。分襟與秋氣,日夕共悲哉。
    不識南宗與北宗,欲齊得喪已非通 詩詞名句
不識南宗與北宗,欲齊得喪已非通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