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宋直方的《慈聖皇后賜鍾贊(鍾在鞏縣石窟寺)》
全文:
稽首圓通圓覺王,圓合一切救有情。
圓修自性妙湛然,假以音聲而說法。
眾生聞音得悟解,非色非空二非塵。
方便無邊行法門,成就如來大圓智。
稽首巍巍觀世音,證入如是秘密門。
於一塵中現多身,於多剎塵現一相。
於不可說微塵劫,而救不可說眾生。
發起耳根真實門,不與世間相流轉。
世閒聲論已宣明,聲無無滅有非生。
生滅二諦悉圓離,六根由是皆解脫。
奇哉慶喜最多聞,不知聞性常周普。
因鍾而聞佛所呵,不應更立鍾之事。
當知金鐘不可舍,能於末劫救沈淪。
茫茫六道迷*昏衢,得見鐘聲為慧日。
悲酸惡趣忍淚中,得憑鐘聲超彼岸。
鐘聲有是大福力,能越苦海如智航。
我願一切諸眾生,聞是鐘聲同證覺。
參考注釋
一塵
(1).一粒微塵。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鮑照 《野鵝賦》:“雖陋生於萬物,若沙漠之一塵。” 唐 聶夷中 《古興》詩:“片玉一塵輕,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學 《質疑·周易》:“附上《周易》質疑若干條,一塵勺水,未必無補於高深,或去道尚遠,亦示近日學問所到而已。”
(2).道家稱一世為一塵。《太平廣記》卷四五引 晉 葛洪 《神仙傳·丁約》:“儒謂之世,釋謂之劫,道謂之塵。” 宋 孫覿 《奉寄沉理問》詩:“可憐仙凡一塵隔,哀樂紛綸殊不極。”
(3).借指相當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鄒謙之》書:“縱令鞭辟向里,亦與聖門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塵。”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文壇三戶》:“那些作品,即使摹擬到和破落戶的傑作幾乎相同,但一定還差一塵。”
剎塵
佛教語。謂國土無量,猶如微塵,而每一塵中復有無量國土,重重無盡。《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清浄慈門剎塵數,共生 如來 一妙相。”
宋直方名句,慈聖皇后賜鍾贊(鍾在鞏縣石窟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