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舒曾有雲,陽常居大夏

乾隆題李唐寒谷先春圖仍疊前韻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李唐寒谷先春圖仍疊前韻》

全文:
我聞巨靈雄,矍踢能爪華。
又聞王子仙,吹笙控鶴駕。
是皆游物外,那復縈代謝。
藝林胡不然,亦在好以暇。
寒谷先春圖,石渠中英伯。
而何卅餘年,缺題束高架。
徒令頻仿為,規模祗成亞。
唐孫真貌似,糖成不復蔗。
老董頗得神,天衣無縫罅。
彼且兩致詠,於本尋支婭。
消閒觀李跡,元氣淋漓瀉。
數典寧可忘,拈毫輒屢罷。
譬對上農夫,難與言耕稼。
更如攜倕般,而論搆累榭。
險韻竟疊賡,有識笑應嗄。
繼鑒鐫瑤章,破例卻休訝。
作者創此格,心蓋通造化。
設於丘壑求,猶謂減聲價。
仲舒曾有雲,陽常居大夏
試看隆雪中,春信從天下。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仲舒

漢 哲學家、今文經學家 董仲舒 。專治《春秋公羊傳》,強調“天人之際,合而為一”之說。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長思書》:“才劣 仲舒 ,無下帷之思;家貧 孟公 ,無置酒之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仲舒 專儒, 子長 純史。” 唐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詩:“才雄 子云 筆,學廣 仲舒 帷。”舊題 明 王世貞 《鳴鳳記·秋夜女工》:“不用 仲舒 謀,權回 范蠡 舟,舊江山都是新愁。”

常居

(1).長期居留。《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 太一 常居也。”《漢書·晁錯傳》:“今遠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那揭羅曷國》:“因請如來常居此窟,諸聖弟子恆受我供。”

(2).指固定的住所。《後漢書·王符傳》:“今田無常主,民無常居,吏食日稟,班祿未定。”

大夏

(1). 周 代“六舞”之一。相傳本為 夏禹 時代的樂舞。

(2).指夏季。《管子·輕重乙》:“夫歲有四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之謂夏之秋。”《漢書·董仲舒傳》:“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

(3).古國名。音譯 巴克特里亞(Bactria) ,也叫 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 。我國 漢 代稱之為 大夏 。《史記·大宛列傳》:“ 大夏 在 大宛 西南二千餘里 嬀水 南。”《魏書》稱作 吐呼羅 ,《隋書》、《北史》、《大唐西域記》、《舊唐書》皆作 吐火羅 。為 大月氏 所滅。在今 阿富汗 北部一帶。

(4).古城門名。在 洛陽 , 魏明帝 所造。《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 大夏 緬無覿,崇 芒 鬱嵯峨。” 李善 註:“ 陸機 《洛陽記》曰: 大夏門 , 魏明帝 所造,有三層,高百尺…… 郭緣生 《述征記》曰: 北芒 ,去 大夏門 不盈一里。”

(5).國號。 東晉 十六國之一。 匈奴 族 赫連勃勃 所建,也稱 夏 ,為 吐谷渾 所滅。

(6).國號。 隋 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竇建德 稱王后,國號稱 大夏 。

(7).國號。 宋 時 党項 族 李元昊 國號亦稱 大夏 ,史稱 西夏 ,為 蒙古 成吉思汗 所滅。

(8).大廈。 漢 張衡 《西京賦》:“正殿路寢,用朝羣辟,大夏耽耽,九戶開闢。”《文選·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接武茅茨,涼過大夏。” 李善 註:“《淮南子》曰:‘大夏增加,擬於 崑崙 。’” 高誘 註:“大夏,大屋也。”

乾隆名句,題李唐寒谷先春圖仍疊前韻名句

詩詞推薦

仲舒曾有雲,陽常居大夏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