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瞻禮菩薩頂有作》
全文:
拾級親登靈鷲峰,和南月相仰真容。
雲標樓閣丹青煥,雪霽林巒霧靄濃。
七日現身傳古蹟,五年來禮續前蹤。
傳言回蹕行營近,風度泠泠隔嶂鍾。
參考注釋
拾級
逐級登階
拾級而上
靈鷲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之東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鷲,故名。或雲山形像鷲頭而得名。 如來 曾在此講《法華》等經,故佛教以為聖地。又簡稱 靈山 或 鷲峰 。《古詩類苑》卷一○二引 晉 廬山 諸道人《游石門》詩序:“ 靈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欽鹿野之華苑,羨 靈鷲 之名山。”自註:“ 靈鷲山 ,説《般若法華》處。” 唐 劉禹錫 《送義舟師卻還黔南》詩:“常説 摩圍 似 靈鷲 ,卻將山屐上丹梯。” 清 譚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靈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飛來峰 。傳說由 印度 飛來。 宋 蘇軾 《祭柳子玉文》:“頃在 錢塘 ,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靈鷲 。” 金 元好問 《雲峽》詩:“飛墮不嫌 靈鷲 小,奇探已覺 太湖 空。” 清 厲鶚 《西林過滿月精舍》詩:“秋蟾圓幾夕, 靈鷲 約同登。”
(3).山名。在 廣東 曲江 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靈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晉 義熙 中沙門釋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遠跡,蓋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靈鷲山 。”
(4).山名。在 江西 上饒 東南。一名 靈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廣信府》:“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
(5).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東南,亦稱 菩薩頂 。峰有 真容院 ,黃教喇嘛 札薩克 居此。 清 陳夢雷 《擬游五台山不果》詩:“勢控 太行 蟠巨鎮,派分 靈鷲 落曇花。”
和南
佛教語。佛門稱稽首、敬禮為和南。 南朝 梁 沉約 《為文惠太子禮佛願疏》:“皇太子某稽首和南,十方諸佛,一切賢聖。” 唐 白居易 《六贊偈·贊僧偈》:“故我稽首,和南僧寳。”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伍彌相公》:“ 班禪額爾德尼 來朝,上命公護送……公不與談,不和南稱弟子。”參閱 唐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七三、 宋 贊寧 《僧史略·禮儀沿革》。
月相
月亮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狀。主要的月相有四個,即朔、上弦、望、下弦
真容
(1) 肖像
繡真容
(2) 本來的面貌;真相
剝了畫皮,露出了真容
乾隆名句,瞻禮菩薩頂有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