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舟過萬壽寺·其三》
全文:
露蟲聲里岸旋移,煙意秋聲又一時。
門外僧人合掌跪,企予臨幸者何為。
參考注釋
僧人
和尚,出家人
合掌
見“合十”
合掌行禮
企予
三國 魏 曹丕 《秋胡行》詩:“企予望之,步立躊躕。”企,踮起腳。予,猶“而”,助詞。後以“企予”表示佇立。《文選·陸機<嘆逝賦>》:“望 湯谷 以企予,惜此景之屢戢。” 李善 註:“《毛詩》曰:‘誰謂 宋 遠,跂予望之。’ 鄭玄 曰:‘跂足則可望見之。’企與跂同。” 明 陳子龍 《暮春晦前一日文溪道中》詩:“矧此瞻故鄉,企予不能渡。”
臨幸
指帝王親自到達某處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乾隆名句,舟過萬壽寺·其三名句
名句推薦
道人活計祇如此,留與人間作見聞
知和庵主《偈》
詩詞推薦
宇文子貞至驛為松江諸邑田糧事賦古詩二章增之
孫華孫〔元代〕朝行谷水東,暮行谷水西。谷水日日流,驛舟日日來。驛舟來不已,波浪日日起。朝行谷水西,暮行谷水東。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