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過萬壽寺·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舟過萬壽寺·其三原文

露蟲聲里岸旋移,煙意秋聲又一時。

門外僧人合掌跪,企予臨幸者何為。

詩詞問答

問:舟過萬壽寺·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舟過萬壽寺·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舟過萬壽寺·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三

參考注釋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僧人

和尚,出家人

合掌

見“合十”

合掌行禮

企予

三國 魏 曹丕 《秋胡行》詩:“企予望之,步立躊躕。”企,踮起腳。予,猶“而”,助詞。後以“企予”表示佇立。《文選·陸機<嘆逝賦>》:“望 湯谷 以企予,惜此景之屢戢。” 李善 註:“《毛詩》曰:‘誰謂 宋 遠,跂予望之。’ 鄭玄 曰:‘跂足則可望見之。’企與跂同。” 明 陳子龍 《暮春晦前一日文溪道中》詩:“矧此瞻故鄉,企予不能渡。”

臨幸

指帝王親自到達某處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詩詞推薦

  • 登瀛州南城樓寄遠

    沈佺期唐代〕層城起麗譙,憑覽出重霄。茲地多形勝,中天宛寂寥。四榮摩鸛鶴,百拱厲風飆。北際燕王館,東連秦帝橋。晴光
  • 明皇祀圜丘樂章。雍和

    佚名唐代〕爛雲普洽,律風無外。千品其凝,九賓斯會。禋尊晉燭,純犧滌汰。玄覆攸廣,鴻休汪濊。
  • 過梅塢

    史彌寧宋代〕此老胸襟玉雪清,逃禪畫裡著茅亭。個般雅淡須吾輩,俗子何曾有半星。
    舟過萬壽寺·其三原文_舟過萬壽寺·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太常引 予年廿許,時自秦州侍下,還太原,

    元好問金代〕祖道道傍。少年有與紅袖泣別者,少焉車馬相及,知其為觀察之孫振之也。所別即琴姬阿蓮,予嘗以詩道其事。今
    舟過萬壽寺·其三原文_舟過萬壽寺·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為清渭濱作雪深室歌

    釋文珦宋代〕積雪兮深深,萬卉兮消沈,梅獨花兮之水陰。容斯靜兮暗暗,香斯清兮不淫。
  • 夜次鸚鵡洲

    文良策清代〕不從大道繞襄陽,已報前頭是武昌。江漢夜寒春似夢,樓台人靜月如霜。賦成鸚鵡終無命,立向煙波一斷腸。擬把
  • 履道池上作

    白居易唐代〕家池動作經旬別,松竹琴魚好在無?樹暗小巢藏巧婦,渠荒新葉長慈姑。不因車馬時時到,豈覺林園日日蕪。猶喜
    舟過萬壽寺·其三原文_舟過萬壽寺·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氐州第一

    方千里宋代〕朝日融怡,天氣艷冶,桃英杏萼猶小。燕壘初營,蜂衙乍散,池面煙光縹緲。芳草如薰,更瀲灩、波光相照。錦繡
  • 雪六韻(正月廿九日)

    乾隆清代〕傍曉雲重湊,交辰雪遂翩。似符風五日,宛降雨三天。落地都融水,彌空訝織煙。杏先春剪綵,柳未夏裝綿。容裔
  • 俚語

    佚名唐代〕騎虎者,勢不得下。
  • 蠟梅二首

    張鎡宋代〕家世凌風卻月旁,別來衣變鬱金光。神仙定遇容成子,教服三黃遍體香。
  • 喜李詡秀才見訪因贈

    許渾唐代〕浙南分首日,誰謂別經時。路遠遙相訪,家貧喜見知。不須辭不酌,更請續新詩。但得心中劍,酬恩會有期。
    舟過萬壽寺·其三原文_舟過萬壽寺·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京口遇大風

    王珪唐代〕虹蜺赫奕射中天,怒竅風號勢塕然。雲翼扶摶彌九萬,海帆飛迅越三千。鯢噓駭浪時開闔,鰲負靈山或泝沿。安得
  • 和林治中雪詩五首

    鄭清之宋代〕兒嬉怨東搦文貔,怒眥張唇狀崛奇。圖得形模規婦笑,絕憐冷落賦翁詩。幕談多暇堪娛目,喜色排寒為上眉。頗念
  • 失題

    舒岳祥宋代〕山雲如練靜,水雲如鶴飛。細觀聚散間,動靜皆天機。是物本無心,出處不可期。我亦嘗出岫,不雨竟空歸。師今
    舟過萬壽寺·其三原文_舟過萬壽寺·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鵑啼曲

    何夢桂宋代〕蠶業花鑿靈兩丘土,玉壘靈關一荒莽。杜鵑銜哀訴千古,萬里遊魂腥血污。冤聲無路叫天公,吻血灑地花為紅。巴
    舟過萬壽寺·其三原文_舟過萬壽寺·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氈廬

    乾隆清代〕十笏差強四季宜,程途日易向無移。琴齋瀟灑何殊爾,布帳單寒卻念之。蓮綴玉蟲批諾罷,蘭垂金穗覓題遲。謾言
  • 新秋二首

    杜范宋代〕少昊行秋正疾驅,洒然涼色已侵膚。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靄蒼煙半有無。風露已經生慘戚,菰蒲且欲慰斯須。誰將
    舟過萬壽寺·其三原文_舟過萬壽寺·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故蘄州玉刑部閣老輓歌五首

    楊億宋代〕雞省曾三入,鰲峰近十旬。命書批鳳尾,諫疏逆龍鱗。按部朱轓遠,悲秋素髮新。茂陵終不起,遺札滿埃塵。
  • 頌古三十六首

    釋惟一宋代〕自己將來更問誰,須彌還更戴須彌。九峰末上能行令,免得重重涉水泥。
    舟過萬壽寺·其三原文_舟過萬壽寺·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舟過萬壽寺·其三原文_舟過萬壽寺·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