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方醞釀,麗景豈稽遲

乾隆怡春堂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怡春堂》

全文:
一元斡旋候,萬物發生時。
無氣不含煦,有情皆覺熙。
太和方醞釀,麗景豈稽遲
設問怡春處,書堂自不知。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醞釀

造酒的發酵過程,比喻做準備工作

解決辦法正在醞釀中

麗景

美景。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之四:“麗景則春,儀方在震。” 唐 顧況 《在滁苦雨歸桃花崦傷親友略盡》詩:“麗景變重陰,洞山空木表。” 宋 劉子翬 《建康六感·陳》詩:“麗景明新妝,清波映鮮服。”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雜類·孟氏》:“妾有良人去家數載,所恨當茲麗景,遠在他鄉。”

稽遲

延誤滯留

稽遲歲月

乾隆名句,怡春堂名句

詩詞推薦

  • 嶺南秋色

    王鉞明代〕秋來不復見黃葉,但見野雲漠漠生。花氣中人如二月,鳥聲依樹欲三更。新禾瘴發微寒起,廣莫風輕潦水平。若向
  • 滿庭芳

    陳瓘宋代〕擾擾匆匆,紅塵滿袖,自然心在溪山。尋思百計,真箇不如閒。浮世紛華夢影,囂塵路、來往循環。江湖手,長安
  • 雜曲歌辭。太和第三

    佚名唐代〕庭前鵲繞相思樹,井上鶯歌爭刺桐。含情少婦悲春草,多是良人學轉蓬。
    太和方醞釀,麗景豈稽遲 詩詞名句
  • 法界頌二首

    張嵲宋代〕山河大地因誰有,聞見覺知非我親。不掛一絲全體露,真成本分住山人。
  • 問秋光

    白居易唐代〕殷卿領北鎮,崔尹開南幕。外事信為榮,中懷未必樂。何如不才者,兀兀無所作。不引窗下琴,即舉池上酌。淡交
  • 邸中種竹十二首·其九

    何吾騶明代〕詩人善詠竹,琢磨故自脩。猗歟睹威儀,千古誰能儔。
  • 漁家傲

    張元乾宋代〕寒日西郊湖畔路。天低野闊山無數。路轉斜岡花滿樹。絲吹雨。南枝占得春光住。藉草攜壺花底去。花飛酒面香浮
  •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靈一唐代〕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太和方醞釀,麗景豈稽遲 詩詞名句
  • 送賈謨赴共城營田

    姚合唐代〕上國羞長選,戎裝貴所從。山田依法種,兵食及時供。水氣詩書軟,嵐煙筆硯濃。幾時無事擾,相見得從容。
    太和方醞釀,麗景豈稽遲 詩詞名句
  • 虞美人(清婉亭賞酴醿)

    趙長卿宋代〕江梅雖是孤芳早。爭似酴醿好。凡紅飛盡草妻迷。婀娜枝頭才見、細腰肢。玉容消得仙源惜。滿架香堆白。檀心應
太和方醞釀,麗景豈稽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