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清音齋》
全文:
清音莫謾擬泉音,謖謖庭前古柏森。
天籟忽其聆物表,地靈恆此峙堂襟。
誰能圖畫之中見,應在宮商以外尋。
昔日今時底須較,耳根靜者識予心。
參考注釋
昔日
以前;往日
用於昔日。——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非昔日之樂。——元、 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今時
現在;此時。《孟子·公孫丑上》:“今時則易然也。”《史記·魏世家》:“今時 韓 、 魏 ,與始孰彊?” 唐 萬楚 《五日觀妓》詩:“ 西施 漫道浣春紗, 碧玉 今時鬭麗華。” 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今時謂之恥且格焉。”
底須
何須;何必。 元 許有壬 《摸魚子·和明初韻》詞:“傾緑醑,底須按樂天池上《霓裳》譜!”《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 清 孫致彌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園居即事抒懷》詩:“遮莫文章供齒頰,底須愁病減腰圍。”
耳根
(1) 耳廓的根端
(2) 〈方〉∶耳
耳根前
靜者
深得清靜之道、超然恬靜的人。多指隱士、僧侶和道徒。《呂氏春秋·審分》:“得道者必靜,靜者無知。”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始寧墅》詩:“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 黃節 注引《論語》:“智者動,仁者靜。”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 蔡侯 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 仇兆鰲 註:“ 夢弼 謂: 蔡侯 為人恬靜而意氣有餘。” 清 趙翼 《題鄒蓮浦小照》詩:“超然靜者心,小憇寄幽矚。”
乾隆名句,題清音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