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觀大淩河養息牧馬群》
全文:
馬政亦國之大經,以資戎兵及驛傳。
漢唐宋明四大家,要以唐牧為最善。
然已捍格有難行,白家樂府率可見。
耕當問仆織問婢,各有所司行之慣。
以漢人言養息馬,何殊水火與冰炭。
遼金元事率荒略,國朝馬政誠無間。
上都鹽澤大淩河,各有牧群多無萬。
旗人司事弗勞民,遂水草自孳蕃衍。
此處經冬雖芻秣,官莊供給原稱便。
長途扈從馬或疲,一一與之資易換。
底須鋪錦事誇張,觀馬群應思治亂。
參考注釋
馬政
亦作“ 馬正 ”。指我國歷代政府對官用馬匹的牧養、訓練、使用和採購等的管理制度。《禮記·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班馬政。” 孔穎達 疏:“班馬政者,謂班布乘馬之政令。”《呂氏春秋·仲夏》:“游牝別其羣,則縶騰駒,班馬正。”《淮南子·時則訓》引此文作“馬政”。 宋 李綱 《建炎進退志總敘下之上》:“朝廷討論監牧之制,修復馬政。”《明史·太祖紀三》:“丁卯,置行太僕寺於 山西 、 北平 、 陝西 、 甘肅 、 遼東 ,掌馬政。” 清 曹寅 《南轅雜詩·荒莊》:“船綱發卒屯田廢,冏牧徵金馬政荒。”
大經
(1).常道,常規。《左傳·昭公十五年》:“禮,王之大經也。”《呂氏春秋·驕恣》:“欲無壅塞必禮士,欲位無危必得眾,欲無召禍必完備。三者,人君之大經也。” 高誘 註:“經,道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君臣也,夫婦也;亂世人道所號為大經也,此非天之所立,人之所為也。”
(2). 唐 宋 國子監教課及進士考試經書,皆按經文長短,分大、中、小三*級。 唐 以《禮記》、《春秋左氏傳》為大經; 宋 以《詩》、《禮記》、《周禮》、《春秋左傳》為大經。參閱《新唐書·選舉志上》、《宋史·選舉志一》。
(3). 宋徽宗 崇信道教,以《黃帝內經》、《道德經》為大經,《莊子》、《列子》為小經。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二》。
(4).佛教各派以本派最主要的經典為大經。如淨土宗稱《無量壽經》為大經,天台宗稱《涅槃經》為大經。
以資
(1) 作為…的工具,作為…的方法
以資鼓勵
(2) 補充(不足)
以資彌補
戎兵
(1).軍服和兵器。《書·立政》:“其克詰爾戎兵。” 孔 傳:“其當能治汝戎服兵器。”亦單指兵器。《詩·大雅·抑》:“修爾車馬,弓矢戎兵。” 孔穎達 疏:“弓矢即戎兵,而又言戎兵,容戈、盾、矛、戟之類軍之所用皆是。”
(2).兵士,軍隊。《管子·內業》:“惡氣迎人,害於戎兵。”《戰國策·韓策一》:“ 秦 馬之良,戎兵之眾。” 清 唐甄 《潛書·考功》:“於是輔相無缺,出納如衡,奸慝畢除,克壯戎兵。”
驛傳
傳舍;驛站。為我國歷代封建政府供官員往來和遞送公文用的交通機構,又為封建制度下對平民的一種徭役。 清 末舉辦郵局後始廢除。 明 張居正 《請蠲積逋以安民生疏》:“邇年以來,仰荷聖慈,軫念元元,加意周卹,查驛傳,減徭編,省冗員,懲貪墨。”《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二年》:“ 蒙古 始置倉廩,立驛傳,命 河北 漢 民以戶計出賦調, 耶律楚材 主之。”
乾隆名句,觀大淩河養息牧馬群名句
名句推薦
波濤洶湧都不知,橫簫自向船中坐
王冕《 * 出峽圖》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