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分明在,鳳尾龍唇非所知

乾隆蒙古土風雜詠十二首·其十一·口琴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蒙古土風雜詠十二首·其十一·口琴》

全文:
弦皮手撥管蘆吹,口上彈琴乃鐵為。
宛合宮商憑兩葉,亦堪攫醳祗單絲。
高山流水分明在,鳳尾龍唇非所知
綽爾濟歌天魔舞,毳廬馬挏醉閼氏。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風韻高雅不俗

伯牙善鼓琴, 鍾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泰山。”志在流水, 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列子·湯問》

不是秦箏合眾聽,高山流水少知音。——金· 董解元《西廂》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鳳尾

(1).鳳凰的尾羽。引申為秀美的細紋。 唐 李商隱 《無題》詩:“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唐 皮日休 《以紫石硯寄魯望兼酬見贈》:“石墨一研為鳳尾,寒泉半勺是龍鱗。”

(2).對科第排尾的美稱。 唐 黃滔 《寄翁文堯拾遺》詩:“龍頭鳳尾前年夢,今日須憐應若神。”自註:“ 滔 卯年冬在 宛陵 夢 文堯 作狀頭及第。”

(3).指鳳尾草。 宋 秦觀 《和孫莘老游龍洞》:“草隱月崖垂鳳尾,風生陰穴帶龍腥。” 明 張寧 《方洲雜言》:“草木中耐寒者極多,素馨、車前、鳳尾……不可勝紀。”

(4).即鳳尾竹。亦泛指竹子。 宋 仲殊 《玉樓春》詞:“黃梅雨入芭蕉晚,鳳尾翠搖雙葉短。”《紅樓夢》第二六回:“只見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陳毅 《莫乾山紀游詞》:“ 莫乾 好,遍地是修篁。夾道萬竿成緑海,風來鳳尾羅拜忙。”參見“ 鳳尾竹 ”。

(5).即鳳尾蕉。俗稱鐵樹。莖上被覆鱗片,葉生莖頂,長大堅勁,羽狀分裂如鳳尾,故名。《剪燈餘話·鳳尾草記》:“ 祖 中庭植鳳尾一株,已百年。生吟嘯其側。”參見“ 鳳尾蕉 ”。

(6).即鳳尾箋。 元 王逢 《錢塘春感》詩之四:“書題鳳尾仙曹喜,恩浹螭坳學士榮。”參見“ 鳳尾牋 ”。

(7).古琴尾部的美稱。 南唐 李煜 《書琵琶背》詩:“天香留鳳尾,餘煖在檀槽。”《紅樓夢》第八*九回:“雖不是焦尾枯桐,這鶴山鳳尾,還配得齊整;龍池雁足,高下還相宜。”

龍唇

琴唇的美稱。或說琴唇以龍為飾者。 唐 王績 《答馮子華處士書》:“自作素琴一張,雲其材是 嶧 陽孤桐也。近攜以相過,安軫立柱,龍脣鳳翮,實與常琴不同。” 唐 孟浩然 《聽鄭五愔彈琴》詩:“半酣下衫袖,拂拭龍脣琴。”《文選·嵇康<琴賦>》“爰有龍鳳之象,古人之形” 唐 呂向 註:“琴有龍脣、鳳足。” 宋 陳暘 《樂書·琴制》:“龍脣者,聲所由出也。”

非所

(1).不按規定時間;不時。《荀子·王霸》:“傷國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謙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猶非時也。”

(2).不是人能夠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監獄、邊荒之地等。《後漢書·陳蕃傳》:“或禁錮閉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陰注陽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謂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 康熙 癸未,狀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場事牽涉,卒於非所。”

乾隆名句,蒙古土風雜詠十二首·其十一·口琴名句

詩詞推薦

高山流水分明在,鳳尾龍唇非所知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