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弦皮手撥管蘆吹,口上彈琴乃鐵為。
宛合宮商憑兩葉,亦堪攫醳祗單絲。
高山流水分明在,鳳尾龍唇非所知。
綽爾濟歌天魔舞,毳廬馬挏醉閼氏。
詩詞問答
問:《蒙古土風雜詠十二首·其十一·口琴》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一
2. 制如鐵鉗貫鐵絲其中銜齒牙間以指撥絲成聲宛轉頓挫有箏琶韻
參考注釋
合宮
(1).相傳為 黃帝 的明堂。《尸子·君治》:“夫 黃帝 曰合宮, 有虞氏 曰總章, 殷 人曰陽館, 周 人曰明堂,皆所以名休其善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必以肆奢為賢,則是 黃帝 合宮, 有虞 總期,固不如 夏癸 之瑤臺, 殷辛 之瓊室也。” 薛綜 註:“謂 黃帝 明堂,以草蓋之,名曰合宮。” 宋 秦觀 《代賀明堂禮畢表》:“始告虔於原廟,遂嚴配於合宮。”參閱 清 阮元 《揅經室集·明堂論》。
(2).同居一舍。謂不分居。 宋 葉適 《松阡雙蓮銘》:“物之並榮,示美於同。懿哉 程氏 ,千指合宮。其飲同壺,其飯同盂。”
商憑
商人的營業證。 太平天囯 《金匱商憑》:“為頒給商憑以裕囯課而利民生事,今有 金匱縣 左四營右四軍帥統下 盪口 地方商戶 黃興和 ,向係開張頭繩花布舖生理,合給商憑,以備稽查,而垂永久。仰 黃興和 存執。”
兩葉
猶兩世。指父子兩代。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一字不遺兩葉之妙。”《舊唐書·經籍志上》:“昔 馬談 作《史記》, 班彪 作《漢書》,皆兩葉而僅成。”
攫醳
謂彈琴時琴弦一張一弛。語本《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濁以春溫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政令也。” 宋 蘇軾 《聽僧昭素琴》詩:“至和無攫醳,至平無按抑。”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風韻高雅不俗
伯牙善鼓琴, 鍾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泰山。”志在流水, 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列子·湯問》
不是秦箏合眾聽,高山流水少知音。——金· 董解元《西廂》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鳳尾
(1).鳳凰的尾羽。引申為秀美的細紋。 唐 李商隱 《無題》詩:“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唐 皮日休 《以紫石硯寄魯望兼酬見贈》:“石墨一研為鳳尾,寒泉半勺是龍鱗。”
(2).對科第排尾的美稱。 唐 黃滔 《寄翁文堯拾遺》詩:“龍頭鳳尾前年夢,今日須憐應若神。”自註:“ 滔 卯年冬在 宛陵 夢 文堯 作狀頭及第。”
(3).指鳳尾草。 宋 秦觀 《和孫莘老游龍洞》:“草隱月崖垂鳳尾,風生陰穴帶龍腥。” 明 張寧 《方洲雜言》:“草木中耐寒者極多,素馨、車前、鳳尾……不可勝紀。”
(4).即鳳尾竹。亦泛指竹子。 宋 仲殊 《玉樓春》詞:“黃梅雨入芭蕉晚,鳳尾翠搖雙葉短。”《紅樓夢》第二六回:“只見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陳毅 《莫乾山紀游詞》:“ 莫乾 好,遍地是修篁。夾道萬竿成緑海,風來鳳尾羅拜忙。”參見“ 鳳尾竹 ”。
(5).即鳳尾蕉。俗稱鐵樹。莖上被覆鱗片,葉生莖頂,長大堅勁,羽狀分裂如鳳尾,故名。《剪燈餘話·鳳尾草記》:“ 祖 中庭植鳳尾一株,已百年。生吟嘯其側。”參見“ 鳳尾蕉 ”。
(6).即鳳尾箋。 元 王逢 《錢塘春感》詩之四:“書題鳳尾仙曹喜,恩浹螭坳學士榮。”參見“ 鳳尾牋 ”。
(7).古琴尾部的美稱。 南唐 李煜 《書琵琶背》詩:“天香留鳳尾,餘煖在檀槽。”《紅樓夢》第八九回:“雖不是焦尾枯桐,這鶴山鳳尾,還配得齊整;龍池雁足,高下還相宜。”
龍唇
琴唇的美稱。或說琴唇以龍為飾者。 唐 王績 《答馮子華處士書》:“自作素琴一張,雲其材是 嶧 陽孤桐也。近攜以相過,安軫立柱,龍脣鳳翮,實與常琴不同。” 唐 孟浩然 《聽鄭五愔彈琴》詩:“半酣下衫袖,拂拭龍脣琴。”《文選·嵇康<琴賦>》“爰有龍鳳之象,古人之形” 唐 呂向 註:“琴有龍脣、鳳足。” 宋 陳暘 《樂書·琴制》:“龍脣者,聲所由出也。”
所知
(1) 已掌握的知識
所知不多
(2) 指相識的人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幾個人
天魔舞
元 代宮廷樂舞。用於贊佛、宴享等。以宮女十六人,頭垂辮髮,戴象牙佛冠,身披纓絡,扮成菩薩形象而舞,謂之天魔舞。參閱《元史·順帝紀六》。
閼氏
漢時匈奴單于之正妻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