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錢維城畫花卉二十四種·其十九·萬壽菊》
全文:
煒煒黃花照月明,雅如七月詠稱觥。
傳神名繪偶經眼,避席佳言更切情。
參考注釋
傳神
指生動逼真地刻劃出人或物的神情
經眼
過目。 明 袁宏道 《十二月十八日至蘄陽舍舟》詩之十二:“峰峰雪點綴,曲曲水蒼寒。卻似曾經眼, 王維 畫上看。” 清 孫枝蔚 《夏日同前民無言南宮泛舟至平山觀音閣》詩:“興衰飽經眼,又見古 雷塘 。”
避席
亦作“ 避廗 ”。1.古人席地而坐,離席起立,以示敬意。《呂氏春秋·慎大覽》:“ 武王 避席再拜之,此非貴虜也,貴其言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諱,乃今日見教。’” 李善 註:“《孝經》曰:‘ 曾子 避席。’廗與席古字通。”《漢書·灌夫傳》:“已 嬰 為壽,獨故人避席,餘半膝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珠利耶國》:“於是避席禮謝,深加敬嘆。”《三國演義》第四回:“ 允 避席問曰:‘ 孟德 有何高見?’”
(2).指讓席,以示敬意。《莊子·盜跖》:“謁者復通, 盜跖 曰:‘使來前!’ 孔子 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 盜跖 。”
(3).泛指離席。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忽有梨園伶官十數人,登樓會讌。三詩人因避席偎映,擁爐火以觀焉。”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談》:“觴客未畢,勿避席而起。”
(4).指逃席。 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一折:“主人, 讓 聞我主索地, 趙君 避席,主人反欲見伐。”
(5).猶離職。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乙·永悟侍者》:“ 悟 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復留。’遂遣出院。未幾, 悟 亦避席,與之姪過 南康 。”
(6).迴避,避退。 宋 洪邁 《夷堅志補·鳳翔道上石》:“兩屏相對,列於便殿燕几,他珍器百種皆避席。”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花面沖場,正生避席,非關倒置梨園,祇為從來雅尚。”
佳言
美言;良言。 三國 魏 阮侃 《答嵇康》詩之一:“隹言盈我身,援帶以自銘。”《晉書·胡毋輔之傳》:“ 彥國 吐佳言如鋸木屑,霏霏不絶,誠為後進領袖也。” 唐 柳宗元 《飲酒》詩:“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切情
切合內心感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乾隆名句,題錢維城畫花卉二十四種·其十九·萬壽菊名句
名句推薦
人生豈不辰,物物該造化
高況梅《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