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杪秋遊醫巫閭山得五言三十韻》
全文:
奧宇坤維鎮,神堂碣石開。
隆嵷參漢迥,案衍向陽恢。
舜典升柴載,山經括地賅。
昔曾望巒嶺,今已近壇陔。
禋祀帛籩薦,威儀卿尹陪。
達誠仙闕退,問景玉鞭催。
驀入栗梨墅,延緣峛崺堆。
圃場崇有積,雞犬靜無猜。
頻見耕荒隧,疇能保一阫。
日高方覺暖,風細不生埃。
盤谷深成阻,牛山久已峐。
寺頹僧避去,屋寂鳥飛來。
遂造崎嶇遍,從看草木才。
地靈自呵護,天意本栽培。
寫霧豁宮霍,流澌落漩洄。
柳書人作字,松抱石為胎。
初狹塵凡限,中宏造化胚。
便因窮窈窕,旋命減輿㒗。
詰曲遵埼徑,蒙茸藉嫩苔。
懸崖飛瀑水,切顥聳瑤台。
尚有芝英碣,寧妨薦福雷。
武陵雖假借,洞口試徘徊。
作記徵彭澤,成詩憶楚材。
寧知進士第,轉遜岳陽杯。
肥遁幽棲處,翹思獨往才。
雲巢真可號,龍種是誰栽。
最後中峰矗,居然一笠嵬。
海天惟浩蕩,心目與兼該。
始遇欣佳矣,曠觀誠壯哉。
安期如卻掃,意不在蓬萊。
參考注釋
肥遁
同“ 肥遯 ”。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知足者則能肥遁勿用,頣光山林。”《魏書·逸士傳序》:“而肥遁不及,代有人矣。” 唐 牟融 《登環翠樓》詩:“我亦人間肥遁客,也將蹤跡寄林丘。”《舊唐書·隱逸傳序》:“退無肥遁之貞,進乏濟時之具。” 宋 王禹偁 《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詩:“又不見 張生 狂醉戀 揚州 ,冬瓜堰下甘肥遁。” 明 唐順之 《書<秦風·蒹葭>三章後》:“抑亦以 秦 之不足與而優遊肥遁,若後來鑿壞羊裘之徒者在當時固已有人歟!”
幽棲
(1).幽僻的棲止之處。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羇人感幽棲,窅映轉奇絶。” 宋 范仲淹 《與孫元規書》:“肺疾未愈,賴此幽棲,江山照人,本無他望,以此為多。” 明 練子寧 《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詩:“上有 梅仙 採藥之幽棲,下有 蕭雲 讀書之故基。”
(2).隱居。《宋書·隱逸傳·宗炳》:“ 南陽 宗炳 、 雁門 周續之 ,並植操幽棲,無悶巾褐,可下辟召,以禮屈之。” 唐 白居易 《與僧智如夜話》詩:“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 魯迅 《故事新編·採薇》:“這確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棲之所。”
翹思
懸想。
出處:《文選·曹植之一》:“過庭長哀吟,翹思慕遠人。” 李善 註:“翹,猶懸也。”獨往
(1).猶言孤往獨來。謂超脫萬物,獨行己志。 三國 魏 嵇康 《四言贈兄秀才入軍》之十七:“含道獨往,棄智遺身。”《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許詢“自序”>》:“遣此弱喪情,資神任獨往。” 李善 註:“ 淮南王 《莊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輕天下,細萬物,而獨往者也。’ 司馬彪 曰:‘獨往,任自然,不復顧世。’” 唐 杜甫 《雨》詩:“浮俗何萬端,幽人有高步。 龐公 竟獨往, 尚子 終罕遇。”參見“ 獨往獨來 ”。
(2).一人前往。《周書·武帝紀下》:“諸將固請還師,帝曰:‘……卿等若疑,朕將獨往。’” 宋 蘇軾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詩之二:“不是溪山曾獨往,何人解作掛猿枝。” 章炳麟 《革命道德論》:“值大事之阽危,則能悍然獨往,以為生民請命。”
乾隆名句,杪秋遊醫巫閭山得五言三十韻名句
名句推薦
更誇結子累累碩,何必污邪滿稻粱
吳幼培《 * 花》種杏更栽桃,為春添景色
吳芾《和送春詩送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