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玉河泛舟至萬壽山清漪園·其三》
全文:
木舫行行石舫臨,碧波一例俯清深。
設雲動固不如靜,未識南華齊物心。
參考注釋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逯欽立 註:“行行,漸漸。” 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猶言走一走。《西遊記》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乾?’ 行者 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後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 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石舫
園林中用石頭建成的船形建築物
頤和園內的著名石舫
碧波
清澄綠色的水波。 唐 李白 《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欲將振 五樓 之金策,浮 三湘 之碧波。” 唐 許渾 《夜泊永樂有懷》詩:“蓮渚愁紅盪碧波, 吳 娃齊唱採蓮歌。” 明 胡其毅 《楊柳枝詞和劉賓客韻》:“望去碧波魂欲斷,紅裝馱馬過橋時。” 清 查慎行 《西湖棹歌詞》之八:“也道城中粧束好,碧波迴眼看梳頭。” 碧野 《擎電放光的人們》:“闊水茫茫,金光燦爛的 天柱峰 就像沐浴在碧波萬頃的人造海中。”
一例
一律;同樣
清深
(1).清峻深刻。《藝文類聚》卷四九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傳》:“若夫天才卓爾,動稱絶妙,辭賦極其清深,筆記尤盡典實。”《舊唐書·文苑傳·杜甫》:“﹝ 李白 ﹞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一四:“詩人 瓶水 與 謨觴 ,鬱怒清深兩擅場。”
(2).清靜幽深。 唐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詩之四:“幽獨移佳境,清深隔遠關。” 宋 林逋 《小隱自題》詩:“竹樹繞吾廬,清深趣有餘。” 金 元好問 《庫城》詩:“疎林護懸險,絶壁入清深。”
(3).水色清澈。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是下 濟水 ,通得 清水 之目焉,亦水色清深,用兼厥稱矣。”
(4).猶言軒昂深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包佶》:“ 佶 天才贍逸,氣宇清深,心醉古經,神和大雅,詩家老斲輪也。”
乾隆名句,玉河泛舟至萬壽山清漪園·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