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汲惠泉烹竹壚歌疊舊作韻》
全文:
法雲初地悅聲聞,有學無學誰為分。
調御丈夫獨出類,天上天下莫與群。
天龍現泉供澡浴,淨洗萬劫空根塵。
苓香石髓鎮福地,離垢入淨傳經文。
我與如來宛相識,瓣香頂禮旃檀芬。
相好豈有今昔異,俯仰亦不稱跡陳。
苾芻卻慣舉公案,未忘者個情猶敦。
聽松軒分明熟路,松枝落地堪為薪。
竹鼎燃火戒過烈,淨物受寂不受紛。
須臾顧渚沸可瀹,乃悟速不如遲雲。
玉泉山房頗仿效,以彼近恆此遠權。
乃今此主彼更客,有為如幻真誰存。
入畫九龍山亘古,當春第二泉淙新。
漪瀾舊堂懸睿藻,千秋聖跡傳奇珍。
千秋聖跡傳奇珍,繼述勖哉予一人。
參考注釋
天龍
(1).天上的龍。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 葉公 子高 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 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中有不死庭,天龍盡四向。”
(2).佛教語。謂諸天與龍神。《法華經·序品》:“天龍恭敬,不以為喜。”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一:“遙知法會 靈山 在,八部天龍禮我言。”
(3).房宿第三星之名。《星經》卷上:“三名天龍,四名天馬。”
(4).山名。在 山西省 太原縣 境。產硫磺。山壁有 北魏 拓跋氏 所造凹形佛像,是美術雕刻史上有價值的傑作。
(5).蜈蚣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虫部·蜈蚣》。
澡浴
洗澡。《三國志·魏志·倭人傳》:“已葬,舉家詣水中澡浴。”《剪燈新話·聯芳樓記》:“夏月於船首澡浴,二女於窗隙窺見之。”
萬劫
(1).亦作“ 萬刼 ”。佛經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過程為一劫,萬劫猶萬世,形容時間極長。 南朝 梁 沉約 《內典序》:“俱處三界,獨與神遊,包括四天,卷舒萬劫。” 宋 蘇軾 《書孫元忠所書<華嚴經>後》:“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萬劫墮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萬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 許地山 《空山靈雨·<心有事>詩》:“你這樣做,雖經萬劫也不能遂願。”
(2).種種災難;許多災難。 元 祖銘 《宴坐峰》詩:“道人此宴坐,一念萬劫融。” 明 李開先 《十一煞·贈康對山》套曲:“千盤萬折連雲棧,萬劫千灰枉死城,糊突夢誰能醒。” 清 方文 《舟中有感》詩:“萬劫不燒唯富貴,五倫最假是君臣。”
根塵
佛教語。佛家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謂之根;根之所取者,謂之塵。合稱根塵。《楞嚴經》卷五:“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唐 王維 《能禪師碑》:“至於定無所入,慧無所依,大身過於十方,本覺超於三世,根塵不滅,非色滅空,行願無成,即凡成聖。” 宋 蘇軾 《次韻定慧長老守欽見寄》之四:“根塵各清浄,心境兩奇絶。” 清 黃宗羲 《澤望黃君壙志》:“深恨釋氏根塵洗滌未浄。”
乾隆名句,汲惠泉烹竹壚歌疊舊作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