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不老,法身真箇入荒草

釋守卓偈二十四首·其四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守卓的《偈二十四首·其四》

全文:
人無心合道,困來不覺和衣倒。
一老一不老,法身真箇入荒草
了無來,隨分討,糞掃堆頭拾得寶。
木人石女共歡呼,信手拈來用恰好。
青山無盡意無窮,何須更覓來時道。

釋守卓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一老

(1).指年高德劭之人。《詩·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遺一老,俾守我王。”《左傳·哀公十六年》:“ 孔子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

(2).泛稱老者。 唐 王維 《酬諸公見過》詩:“仰厠羣賢,皤然一老。” 宋 陳師道 《還里》詩:“向來千里聚,一老尚徜徉。”

(3).指元老。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昔 湯 入 夏 ,付國於 文祀 ; 西伯 之 殷 ,委國於一老。” 王闓運 《哀江南賦》:“既傷一老,申命元臣。”

法身

(1).佛教語。梵語意譯。謂證得清淨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滅,無形而隨處現形,也稱為佛身。各乘諸宗所說不一。《大般泥洹經·如來性品》:“知如來法身,長存不變易。”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他國》:“嘗聞佛説,知諸法空,體諸法性,是則以慧眼觀法身也。”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聖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盧簡求 《杭州鹽官縣海昌院禪門大師塔碑》:“法身魁岸,相好莊嚴,眉毛紺垂,顱骨圓聳。”

(3).舊指修煉得道之身。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俞氏 則謂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後,法身則然,豈可以血肉之軀投畀水火乎?”《西遊補》第十六回:“ 行者 一時難忍,現出大鬧天宮三頭六臂法身,空中亂打。”

真箇

〈方〉∶的確;真的

他真箇生氣了

釋守卓名句,偈二十四首·其四名句

詩詞推薦

  • 席上分韻寄陳傳道

    賀鑄宋代〕忍穿布襪與青鞋,困走京塵十二街。擬仗飛雲寄招隱,東風吹送落君懷。
    一老一不老,法身真箇入荒草 詩詞名句
  • 感春申君

    張祜唐代〕薄俗何心議感恩,諂容卑跡賴君門。春申還道三千客,寂寞無人殺李園。
  • 倚杖

    陸游宋代〕倚杖柴門外,踟躕到日斜。兒童拾筍籜,婦女賣茶芽。掠岸過漁艇,隔籬聞緯車。年來詩料別,滿眼是桑麻。
  • 攪箏琶

    曾瑞卿元代〕君休欠。何故苦懨懨。月滿還虧,杯盈自灩。榮華路,景稠黏。沾惹情忺。把穿絕業貫休再添。徒爾趨炎。
  • 贈張老師九首·其八

    何吾騶明代〕菁莪造士有文翁,吳下誰為舊阿蒙。一自仁山秋月後,新詩句句入雲中。
  •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望曉

    白居易唐代〕休吟稽山曉,聽詠秦城旦。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丁丁漏向盡,鼕鼕鼓過半。南山青沈沈,東方白漫漫。街心
  • 寄題謝子翼晚翠亭

    唐棣元代〕洞庭咫尺少經過,嵐翠霏霏晚更多。風作雨聲鳴墜葉,雲垂秋影落滄波。楓林賽社聞村鼓,橘渚開船發棹歌。欲泛
  • 題閻立本北齋較書圖

    呂諤宋代〕由余入秦毀詩書,意在兵強黔首愚。弊極煨燼幾無餘,高齊風俗元自殊。豈料乃喜知卷舒,況復是正叢冠裾。公言
  • 月哀十首·其七

    李江明代〕碧漢空虛淡欲流,九天無路夜悠悠。彩虹鵲擁雲屏遠,寶婺星高月鏡秋。萬里鄴侯期世用,一花司馬願簪頭。九霄
  • 與伍侍郎別詩

    鮑照南北朝〕民生性如野鹿性。知愛性不知命性。飲齕且攢聚。翹陸歘驚迸。傷我慕類心。感爾食苹性。漫漫鄢郢途。渺渺淮海
一老一不老,法身真箇入荒草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