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司馬光的《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詩二十四韻書懷獻留守開》
全文:
春盡少歡意,昏昏睡思添。
正憂花氣索,更用雨聲兼。
乍語鶯喉澀,慵飛柳絮黏。
落英紅沒砌,茂草碧侵簾。
寶相錦鋪架,酴醾雪擁檐。
沼萍浮鈿靨,林筍露犀尖。
坐惜光風駃,行愁畏日炎。
追隨任塵甑,歌笑忘霜髯。
落筆詩情放,飛觥酒令嚴。
金丹呼勝彩,玉燭擢新簽。
傲岸冠巾側,淋浪襟袖沾。
飢仍留瘦馬,歸必待肖蟾。
筋力雖無幾,娛游亦未厭。
脫身離簿領,適性得閭閻。
多病非辭貴,無才豈養恬。
清塗誠愧忝,微祿已傷廉。
日費須三爵,年支仰數縑。
餱糧粗能足,蓍蔡不煩占。
河洛今為盛,圖書昔所潛。
家家花啟戶,處處酒飄簾。
溫飽資兼愛,安平倚具瞻。
愚夫猶樂育,下客愈撝謙。
落拓形骸逸,優遊歲月淹。
餘生信多幸,狂醉亦無嫌。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傲岸
高傲自負,不屑隨俗
傲岸雲悴之際,頡頑龍雲之間。——《晉書·郭璞傳》
冠巾
(1).冠和巾。古代用以區別士和庶人。《釋名·釋首飾》:“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亦泛指頭巾。 唐 韓愈 《送僧澄觀》詩:“向風長嘆不可見,我欲收斂加冠巾。” 明 高啟 《丁孝廉惠冠巾》詩:“知試山人服,冠巾遠寄重。”
(2).指官職。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二引 呂映薇 《簾鉤》詩:“ 嚴公 幕下憐才甚,三掛冠巾是也非。”
戴上帽子、頭巾。意謂僧人還俗或出仕。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七:“﹝ 杭 僧 思聰 ﹞挾琴游 梁 ,日登中貴人之門,久之,遂還俗,為御前使臣。方其將冠巾也, 蘇叔黨 因 浙 僧入都,送之詩曰:‘試誦《北山移》,為我招琴 聰 。’詩至,已無及矣。” 明 都穆 《都公譚纂》卷上:“僧 道衍 ,俗姓 姚氏 …… 應珍 通儒家書,兼多異術。 衍 盡得其傳,以才氣自負,欲返冠巾。”
淋浪
(1).流滴不止貌。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感哲人之無偶,淚淋浪以灑袂。” 宋 司馬光 《和沖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題名見寄並寄邵不疑》:“況當三伏深,霑汗尤淋浪。” 明 沉璟 《義俠記·掛羅》:“這一條血路廣,染衣衫猶自淋浪。” 清 查慎行 《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贈之》詩:“急雨淋浪茅店外,亂山高下馬蹄前。” 柳亞子 《放歌》:“仰面出門去,淚下何淋浪!”
(2).沾濕貌。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會同年》:“直須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蕭颯天涯鬢,淋浪醉後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謝》:“寬譬哀情,而衿袖淋浪,痛不可解。”
(3).形容聲音連續不絕。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紛淋浪以流離,奐淫衍而優渥。” 宋 朱熹 《試院雜詩》之二:“坐聽秋檐響,淋浪殊未休。” 清 金農 《過唐太守瀕別漫投十韻》:“夜聞雨淋浪,其心在寥廓。”
(4).酣飲貌。 宋 王安石 《信州回車館中作》詩之二:“山木漂搖臥 弋陽 ,因思 太白 夜淋浪。” 金 元好問 《送輔之仲庸還大梁》詩:“淋浪別酒青燈夜,滅沒孤帆落照邊。” 元 張養浩 《水仙子·詠遂閒堂》曲:“客來時樽酒淋浪,花與竹無俗氣,水和山有異香。” 清 秦朝釪 《消寒詩話》:“酒炙淋浪倒玉尊,何如騎馬海棠園?”
(5).盡情;暢快。 宋 蘇軾 《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詩之二:“久廢山行疲犖確,尚能村醉舞淋浪。” 清 龔自珍 《春日有懷山中桃花因有寄》詩:“東風淋浪捲海來, 長安 人道青春迴。”
(6).潑染;揮灑。形容書寫流暢。 宋 蘇軾 《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見題壁》:“狂吟跌宕無風雅,醉墨淋浪不整齊。”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對四面江山浩蕩,怎消得我幾行兒醉墨淋浪。”
襟袖
(1).衣襟衣袖。亦借指胸懷。 南朝 宋 謝惠連 《白羽扇贊》:“揮之襟袖,以御炎熱。” 唐 杜牧 《秋思》詩:“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 宋 辛棄疾 《感皇恩·滁州壽范倅》詞:“三山歸路,明日天香襟袖。”
(2).猶領袖,比喻地位重要者。 唐 劉知幾 《史通·斷限》:“夫《尚書》者,七經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學者必先精此書,次覽羣籍。”
司馬光名句,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詩二十四韻書懷獻留守開名句
名句推薦
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支應不到長安
余萼舒《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