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鄭清之的《孟童中異科而還來訪余於行都賜第輒贈以詩》
全文:
在昔昌黎公,序贈張童子。
獨出超等夷,芳名駕青史。
君門藹世勛,夐軼四平李。
宗社方同休,彪炳見孩稚。
天庭插犀角,星眸炯秋水。
誦書如焦琴,高下涵角祉。
朱門共駭聽,洗此箏笛耳。
老翁欲笞兒,眼看拾青紫。
一朝聞九關,齎予出周篚。
我朝晏與楊,炳炳貴名起。
願子志遠大,勤學踵前軌。
家尊我相知,作詩贈歸騎。
參考注釋
社方
古謂祭祀后土神和四方。語出《詩·小雅·甫田》:“以我齊明,與我犠羊,以社以方。” 鄭玄 箋:“秋祭社與四方,為五穀成熟報其功也。” 孔穎達 疏:“社,祭土神……祭四方,謂祭五官之神於四郊也。”
同休
謂同享福祿。 唐 韓愈 《皇帝即位賀宰相啟》:“相公翼亮聖明,大慶資始,伏惟永永,與國同休。”參見“ 同休共戚 ”。
炳見
明察。 明 李東陽 《吊顏魯公祠》:“既炳見於先機,復潛鋒於外攘。”
孩稚
亦作“ 孩穉 ”。幼年;幼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吾家兒女,雖在孩稚,便漸督正之,一言訛替,以為己罪矣。” 南朝 梁武帝 《移京邑檄》:“一朝齏粉,孩稚無遺,人神怨結,行路嗟憤。” 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惟 積 洎 稹 ,幼遭閔凶。 積 未成童, 稹 生八歲,蒙騃孩稚,昧然無識。” 唐權 德輿 《祇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羈孤望予祿,孩穉待我餔。”
鄭清之名句,孟童中異科而還來訪余於行都賜第輒贈以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