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解見知,聲聞圓覺,增長根塵塞肚皮

李道純沁園春 贈鄭松溪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李道純的《沁園春 贈鄭松溪》

全文:
若拙性若愚,若性慵若懶,性若呆若痴性。
只這底便是,造玄日用,果行得去,密應神機。
學解見知,聲聞圓覺,增長根塵塞肚皮
都無用,但死心塌地,壽與天齊。
金仙不在天西。
那碧眼胡兒不必題。
問性宗一著,從空自悟,命基上事,務實為基。
虛實相通,有無交入,混合形神聖立躋。
禪天淨,看雲藏山嶽,月照松溪。

李道純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道純學解見知,聲聞圓覺,增長根塵塞肚皮書法作品欣賞
學解見知,聲聞圓覺,增長根塵塞肚皮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學解

猶學識。《宋書·恩倖傳·徐爰》:“先朝嘗以芻輩之中,粗有學解,故得漸蒙驅策,出入兩宮。”《南史·王僧虔傳》:“與 袁淑 、 謝莊 善。 淑 每嘆之曰:‘卿文情鴻麗,學解深拔。’”

見知

(1).見而知之。指同時代的事,以別於後代對前代事的“聞而知之”。語本《孟子·盡心下》:“由 堯 舜 至於 湯 ,五百有餘歲。若 禹 、 皋陶 ,則見而知之;若 湯 ,則聞而知之。” 清 顏元 《存學編·總論諸儒講學》:“其效使見知聞之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談名理,不作惡,不奉釋 老 名號。”

(2).謂明見明知,並不隔膜。《韓非子·難一》:“有賞者君見其功,有罰者君知其罪,見知不悖於前,賞罰不弊於後,安有不葬之患。”

(3).受到知遇。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汾水》:“ 飛廉 以善走事 紂 , 惡來 多力見知。 周武王 伐 紂 ,兼殺 惡來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王逢原》:“ 王逢原 見知 王荊公 ,一時附麗之徒,日滿其門,進譽獻諛,初不及文字間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劉元子》:“ 嵩陽 守 重慶 , 銅梁 大司馬 張襄憲公 佳胤 以童子見知,愛如己子。”

(4).為人所知。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畫竹記》:“而天下之文雅鑑賞者,固雖欲觀之,而祕閣禁嚴,不能到也,是終無由見知於世也。”

(5).見“ 見知法 ”。

聲聞

(1).亦作“ 聲問 ”。音信。《國語·越語上》:“寡君 句踐 乏無所使,使其下臣 種 ,不敢徹聲聞於天王。”《呂氏春秋·贊能》:“ 孫叔敖 、 沉尹莖 相與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漢書·蘇武傳》:“前發 匈奴 時, 胡 婦適產一子 通國 ,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北史·儒林傳下·劉炫》:“ 炫 與妻子,相去百里,聲聞斷絶。”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謬誤》:“ 丁晉公 之逐,士大夫遠嫌,莫敢與之通聲問。”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 唐 北庭 節度使 李元忠 、 安西 四鎮留後 郭昕 率將士守境,與朝廷聲問中斷。”

(2).亦作“ 聲問 ”。名聲。《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澤洽,行盡而聲問遠。”《韓非子·內儲說上》:“子聞寡人之聲聞,亦何如焉?”《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南陽 宋仲子 於 荊州 與 蜀郡 太守 王商 書”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州耆舊傳》:“ 商 字 文表 , 廣漢 人,以才學稱,聲問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論師﹞少好學,有才辯,聲聞遐被,法俗歸心。” 宋 沉遼 《真覺開堂》:“自諸祖述作已達者,皆著聲問。” 清 曹寅 《題雲辨上人小照》詩:“行識自來矜色相,聲聞何惜證飛仙。”參見“ 聲聞過情 ”。

梵文意譯。佛家稱聞佛之言教,證四諦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羅漢。《大乘義章》卷十七:“觀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聲聞。”《大乘義章》卷十七:“從佛聲聞而得道者,悉名聲聞。”《敦煌變文集·維摩經押座文》:“五百聲聞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證。”

圓覺

佛教語。指佛家修成圓滿正果的靈覺之道。 南朝 梁元帝 《揚州梁安寺碑序》:“旃檀散馥,無復圓覺之風。” 宋 曾慥 《類說·佛書雜說·無漏法門》:“人弗為惡,通乎晝夜之道,而即所謂圓覺也。”《紅樓夢》第一二○回:“方知 石兄 下凡一次,磨出光明,修成圓覺,也可謂無復遺憾了!”

增長

增進

通過學習增長了知識

根塵

佛教語。佛家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謂之根;根之所取者,謂之塵。合稱根塵。《楞嚴經》卷五:“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唐 王維 《能禪師碑》:“至於定無所入,慧無所依,大身過於十方,本覺超於三世,根塵不滅,非色滅空,行願無成,即凡成聖。” 宋 蘇軾 《次韻定慧長老守欽見寄》之四:“根塵各清浄,心境兩奇絶。” 清 黃宗羲 《澤望黃君壙志》:“深恨釋氏根塵洗滌未浄。”

肚皮

〈方〉∶指腹部

李道純名句,沁園春 贈鄭松溪名句

詩詞推薦

學解見知,聲聞圓覺,增長根塵塞肚皮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