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王惲的《木蘭花慢 河內人焦其氏得作樂器,僅容一握》
全文:
舞,周旋踮曲盡音節,昔人未之見也。
座間承待制翰學命不肖以樂府木蘭花慢歌之,因狀其名,曰鳴鳳雙棲曲愛雙鳴棲鳳,趁舞袖,共婆娑。
恨疊鼓凝笳,繁弦急管,悲壯何多。
金泥小檀花面,盡淒清、翻盡雪兒歌。
幄殿悄聞私語,銅龍冷籟秋波。
明妝高燭洗金荷。
心賞重經過。
聽一曲流連,珠簾畫棟,幾度斜河。
紅雲島,仙音部,說新聲、得意掩雲和。
看取長安日近,春風搖盪鳴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幄殿
即帳殿。 宋 梅堯臣 《金明池游》詩:“津樓金間采,幄殿錦文窠。”《宋史·太宗紀一》:“﹝ 太平興國 五年﹞十二月甲戌,大閲,遂宴幄殿。” 元 張昱 《輦下曲》:“當年大駕幸 灤京 ,象背前馱幄殿行。”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大蒙古包宴》:“上宴於 山高水長殿 前及 避暑山莊 之 萬樹園 中,設大黃幄殿,可容千餘人。”
私語
(1) 低聲說知心話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竊竊私語
(2) 私下裡談論
其市井小人昔與敬亭爾汝者,從道旁私語。——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3) 私相密談
九年,景公使 晏嬰之 晉,與 叔向私語曰:“齊政卒歸 田氏。 田氏雖無大德,公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史記·齊世家》
銅龍
(1).銅製的龍形器物。(1)裝飾品。《漢書·成帝紀》“太子出 龍樓門 ”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張晏 曰:“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之為名也。”(2)噴水器。 晉 陸翽 《鄴中記》:“ 華林園 中, 千金堤 上,作兩銅龍,相向吐水,以注 天泉池 。” 唐 李紳 《題法華寺五言二十韻》“龍噴疑通海,鯨吞想漏川”自註:“寺內有 梁 朝銅龍吐泉,銅鯨飲水,以注諸院。”(3)漏器的吐水龍頭。亦借指漏壺。 唐 李商隱 《深宮》詩:“金殿銷香閉綺櫳,玉壺傳點咽銅龍。” 明 李東陽 《送進士歸省》詩:“宵辭禁漏銅龍盡,曉散朝行白鷺稀。” 清 王韜 《變法上》:“銅龍沙漏,璿璣玉衡, 中國 已有之於 唐 虞 之世。”(4)受水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 晉文王 欲修九龍堰, 阮步兵 舉 陳協 , 文王 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成。”(5)筆架、筆套之類文具。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賚銅硯筆格啟》:“管撫銅龍,還笑 王生 之璧。”(6)銅製曲柄小喇叭狀吹奏樂器。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吹銅龍送枉死魂鍋上有守飯童子》:“銅龍以銅為之,曲其柄,如今之馬上小叭喇狀,聲甚淒切。”
(2).見“ 銅龍門 ”。
秋波
(1).秋天的水波。 唐 李白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秋波落 泗水 ,海色明 徂徠 。” 唐 溫庭筠 《蘇武廟》詩:“ 茂陵 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宋 辛棄疾 《菩薩蠻》詞:“不似遠山橫,秋波相共明。”
(2).比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 南唐 李煜 《菩薩蠻》詞:“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宋 蘇軾 《百步洪》詩:“佳人未肯回秋波, 幼輿 欲語防飛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那娘子和丫鬟艙中坐定了,娘子把秋波頻轉,瞧著 許宣 。” 葉聖陶 《倪煥之》十:“女郎的步子該怎樣把兩腿互動著走咯,拈著手帕的那隻手該怎樣搭在腰間咯,眼光該怎樣傳送秋波咯……他們都一絲不苟地陳說著,監督著。”
(3).喻指蘊含著的深情。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要說的是直到現在,由事實證明,我才明白了去年京派的奚落海派,原來根柢上並不是奚落,倒是路遠迢迢的送來的秋波。”
王惲名句,木蘭花慢 河內人焦其氏得作樂器,僅容一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