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然一身逐胡兒,被驅不異犬與雞

曾季貍秦女行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季貍的《秦女行》

全文:
姜家家世居淮海,郎罷聲名傳海內。
自從貶死古藤州,門戶凋零三十載。
可憐生長深閨里,耳濡目染知文字。
亦嘗強學謝娘詩,未敢女子稱博士。
年長以來逢世亂,黃頭鮮卑來入漢。
妾身亦復墮兵間,往事不堪回首看。
飄然一身逐胡兒,被驅不異犬與雞
賓士萬里向沙漠,天長地久無還期。
北風蕭蕭易水寒,雪花席地經燕山。
千杯虜酒安能醉,一曲琵琶不忍彈。
吞聲飲恨從誰訴,偶然信口題詩句。
眼前有路可還鄉,馬上無人容我去。
詩成吟罷只茫然,豈意漢地能流傳。
當進情緒亦可有想,至今聞者猶悲酸。
憶昔中郎有婦子,亦陷虜中垂一紀。
暮年不料逢阿瞞,厚幣贖之歸故里。
惜哉此女不得如,終竟老死留穹廬。
空餘詩話傳悽惻,不減胡笳十八拍。

曾季貍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飄然

(1) 形容飄搖的樣子

(2) 形容輕飄飄像要飛揚的樣子

飄然欲仙

(3) 形容心情輕鬆的樣子

一身

(1) 全身,渾身

一身正氣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個人

孑然一身

胡兒

(1).指胡人。多用為蔑稱。《漢書·金日磾傳》:“﹝ 日磾 既親近,﹞貴戚多竊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兒,反貴重之。’” 唐 李頎 《古從軍行》:“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五代 江為 《塞下曲》:“胡兒移帳寒笳絶,雪路時聞探馬歸。” 宋 陸游 《聞武均報已復西京》詩:“胡兒敢作千年計,天意寧知一日回。” 明 王世貞 《將軍行》:“碧眼雙胡兒,慣騎 大宛 駒。” 太平天囯 用為對 清 朝統治者的蔑稱。《太平天囯詩歌選·天兵天將猛似虎》:“ 天京 天兵威似猛虎, 漢口 胡兒敗若寒鷄。”

(2). 清 末 民 初泛用為對外國人的蔑稱。 黃鈞 《新年感事》詩之一:“試看歌舞歡騰地,又見胡兒策馬來。” 于右任 《戰爭的孤兒》詩之二:“東村屋煨盡,西郊人逃亡;吾父擊胡兒,何時死戰場?”

(3).指胡人的兒童。 唐 高適 《營州歌》:“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唐 李益 《登夏州城觀送行人賦得六州胡兒歌》:“六州胡兒六蕃語,十歲騎羊逐沙鼠。”

(4).果核。 元 張國賓 《薛仁貴》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棗兒,口裡胡兒那裡來?”

不異

沒有差別;等同。 晉 羊祜 《讓開府表》:“雖歷內外之寵,不異寒賤之家。” 唐 杜甫 《兵車行》:“況復 秦 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宋 朱熹 《劉十九府君墓志銘》:“蓋與先生不異,而溫厚謹良則又過之。”

曾季貍名句,秦女行名句

詩詞推薦

飄然一身逐胡兒,被驅不異犬與雞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