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果間酒巡,鄰谷和歌拍,頭鄙鍾儀冠,足愛謝公屐

魏野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魏野的《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

全文:
危城閒登臨,秋色際空碧。
四顧廊且平,萬慮忽然釋。
精誠日月暗,曠達天地窄。
壯節但孤聳,憤氣欲四射。
鹽穴狂風號,峭壁濃嵐滴。
膽氣高虛空,眼目無疆城。
幽耳如洗濯,剛腸若刳剔。
高譚俗不聞,嘉句景來索。
四時歸牢籠,萬象在咫尺。
山勢出嵩華,地界連虞虢。
意脫喧卑場,神入清虛宅。
千峰如聚拳,萬木同森戟。
白雲閒不動,飛鳥忽相逆。
平莎類裀褥,遠籟當琴瑟。
定交心欲剖,言利口難擘。
不作蔽日雲,願為補天石。
道在樂詩書,時平偃金革。
笑傲得良朋,狂散絕勍敵。
筆功壓班輸,酒腸欺烏獲。
逸思驟雨傾,歡情湍水激。
玄門匪防禦,學海詎沉溺。
實果間酒巡,鄰谷和歌拍,頭鄙鍾儀冠,足愛謝公屐
靜勝貫兵法,默論通禪寂。
聚散傷輪蹄,興亡悲簡冊。
回飈激吟魂,長空掛醉魄。
泉石無榮枯,塵埃自休戚。
鳥道晚采樵,人家晴種麥。
暮野牛羊雜,重虛鷹隼擊。
涿鹿樹圍青,鹽池霞照赤。
畫牛羨山相,狎鷗憐海客。
古人何卑屑,束縛於名跡。

魏野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和歌

亦作“ 和哥 ”。 日本 的一種詩歌體。原有長歌和短歌之分,短歌附在長歌后面。後短歌單獨發展,並取代長歌。長歌句數不限,五音句和七音句交替使用,再以七音句結尾。短歌每首五句,共三十一音,音節排列為五七五七七。現 日本 詩人所寫和歌多為短歌。 郭沫若 《太戈爾來華的我見》:“在 日本 那種盆栽式的自然中,發生了 日本 的俳句與和歌。”

亦作“ 和哥 ”。1.應和他人之歌聲而歌唱。《魏書·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 高祖 帥羣臣上壽,太后忻然作歌,帝亦和歌。” 清 顧炎武 《贈錢行人邦寅》詩:“ 南徐 游歷地,儻有和歌辰。”

(2).指多人應和而重複吟唱的一節歌曲。 許地山 《暾將出兮東方》:“‘君不見--暾將出兮東方……’往後又跟著一節和歌:‘暾將出兮東方。’”

(3).指酬和的詩歌。 明 王世貞 《黃中貴園亭小燕》詩:“莫輕錢積破,帶馬贈和哥。”

鍾儀

春秋 楚 人。曾為 鄭 獲,被獻於 晉 。 晉侯 見 鍾儀 ,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 鄭 人所獻 楚 囚也。”釋而慰問之,問其族。對曰:“伶人也。” 晉侯 曰:“能樂乎?”對曰:“先人之職也,敢有二事?”與之琴,操 楚 音。 晉侯 語於 範文子 。 文子 曰:“ 楚 囚,君子也。言稱其先職,不背本也;樂操土風,不忘舊也。”見《左傳·成公九年》。後多以“鍾儀”為拘囚異鄉或懷土思歸者的典型。

謝公屐

一種前後齒可裝卸的木屐。原為 南朝 宋 詩人 謝靈運 游山時所穿,故稱。事見《宋書·謝靈運傳》:“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十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履,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南史·謝靈運傳》引此作“木屐”。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 謝公屐 ,身登青雲梯。” 元 范梈 《送張鍊師歸武當山》詩:“始來 武當 時,祗著 謝公 屐。”亦省稱“ 謝屐 ”。 唐 李敬方 《題黃山湯院》詩:“ 謝 屐緣危磴,戎裝逗遠村。” 明 高啟 《雲山樓閣圖為朱守愚賦》:“為問仙家在何處,欲穿 謝 屐一登臨。”

魏野名句,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名句

詩詞推薦

實果間酒巡,鄰谷和歌拍,頭鄙鍾儀冠,足愛謝公屐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