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頌的《又和蹇侍郎七言四韻》
全文:
金支燁燁映宣宮,致福誠由上德崇。
九廟靈光流自遠,七明嘉種感潛通。
瑞圖丹采終難狀,藥譜神功未易通。
更覽諸公賡和句,方知漢祀曲非工。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金支
(1).一種黃金飾品。常施於樂器之上。《漢書·禮樂志》:“金支秀華,庶旄翠旌。” 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樂上眾飾,有流遡羽葆,以黃金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華也。” 唐 杜甫 《渼陂行》:“ 湘 妃 漢 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無。” 明 何景明 《七述》:“羽裳翩翻垂白蜺,金支玉節紛葳蕤。”
(2).指代樂器。 南朝 宋 謝莊 《上封禪儀註疏》:“金支宿縣,鏞石潤響。” 明 杜岕 《雞鳴寺禪堂看白海棠》詩:“分明霜落金支冷,萬首宮詞蟋蟀聲。”
燁燁
(1).明亮;燦爛;鮮明。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須藏怪須懾。” 清 朱之瑜 《謝木下貞乾啟》:“胸羅燁燁之文彩,自成表表之詞章。”《詩刊》1978年第5期:“夜晚,十團火焰燁燁,將滿天墨黑染出一幅銀簾。”
(2).灼熱貌;顯赫貌。 漢 王粲 《初征賦》:“薰風溫溫以增熱,體燁燁其若焚。” 宋 司馬光 《答謝公儀書》:“某官以英偉之才,負天下燁燁之望。” 宋 丁謂 《大蒐賦》:“律戎索以濟濟,飭軍威而燁燁。”
致福
(1).古代臣子祭祀後,將祭肉奉獻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周禮·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 鄭玄 註:“致福,謂諸臣祭祀,進其餘肉,歸胙於王。”《周禮·春官·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禮。凡都祭祀致福於國,正都禮與其服。”《穀梁傳·僖公十年》:“世子祠。已祠,致福於君。” 鍾文烝 補註:“福,胙肉。”
(2).代人主持祭祀,將祭餘之肉奉獻給主人,也稱致福。《禮記·少儀》:“為人祭曰致福。” 陳澔 集說:“為人祭,攝主也,其歸胙將命之辭言致福,謂致其祭祀之福也。”
(3).得福;求福。《易·震》:“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 高亨 註:“言面臨鉅雷,畏恐則得福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誅亂除害,興利致福。”
上德
(1).至德;盛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韓非子·解老》:“德盛之謂上德。” 南朝 梁 江淹 《後讓太傅揚州牧表》:“自非上德橫乎天地,高績格於區宇,烈譽馥於一時,茂名鬱乎當世者,豈有降今日而莫先哉!” 元 耶律楚材 《題萬壽碑陰》詩:“端然居上德,非碑道亦行。”
(2).指帝德。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
(3).借指帝王。 明 徐渭 《代被論乞免得溫旨謝表》:“重誓餘生,捐酬上德。”
(4).崇尚德行。上,通“ 尚 ”。《管子·戒》:“是故聖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賤物,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二月, 晉 郤縠 卒, 原軫 將中軍, 胥臣 佐下軍,上德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
蘇頌名句,又和蹇侍郎七言四韻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_〔近現代〕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