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栴檀林原文
竺庵過水月,香林入栴檀。
颯然來天風,鼻根清淨官。
靜室坐調御,相好青蓮端。
綴景則不無,而非心所安。
詩詞問答
問:題栴檀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栴檀林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一
參考注釋
水月
(1).水和月。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行》:“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 宋 楊萬里 《夜離零陵留二絕簡諸友》:“思歸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間。”
(2).指明淨如水的月亮。 唐 鄭谷 《南康郡牧陸肱郎中辟許棠先輩為郡從事有寄贈》詩:“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飲偶然邀水月,謫居猶得住 蓬萊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淨。 唐太宗 《大唐三藏聖教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唐 李白 《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詩:“觀心同水月,解領得明珠。”
香林
(1).花木林。 南朝 宋 沉懷遠 《南越志》:“ 盆元縣 利山 上多香林。”
(2).禪林。 唐 儲光羲 《題眄上人禪居》詩:“江流映朱戶,山鳥鳴香林。” 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詩:“徘徊龍象側,始見香林花。” 劉開揚 箋註:“香林稱佛寺。” 宋 蘇軾 《贈詩僧道通》詩:“香林乍喜聞薝蔔,古井惟愁斷轆轤。”
栴檀
(1).梵文“栴檀那”(candana)的省稱。即檀香。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道安》:“雨甘露於豐草,植栴檀於 江 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憍賞彌國》:“親觀妙用,雕刻栴檀。” 宋 蘇軾 《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詩:“栴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西遊記》第八回:“佛子還來歸本願, 金禪長老 裹栴檀。” 蘇曼殊 《答瑪德利瑪湘女士》:“復實以栴檀香屑,最能耐久。”參見“ 檀香 ”。
(2).指山茶科紫莖屬一類植物。
颯然
(1) 形容風吹時沙沙作響
有風颯然而至
(2) 爽利的樣子
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浮空。——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天風
風。風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鼻根
(1).鼻樑上端與額部相連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 泉州 有客 盧元欽 染大瘋,惟鼻根未倒。”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檢肉屍》:“鼻根、鼻準。”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五章:“她這樣想著,突然間鼻根一酸,眼淚湧上了美麗的眼圈。”
(2).佛教語。謂鼻,六根之一。 宋 陶穀 《清異錄·陳設·青紗連二枕》:“ 舒雅 作青紗連二枕,滿貯酴醿木犀瑞香散蕊,甚益鼻根。” 清 龔自珍 《五重義證》:“又 觀世音 用耳根, 香積佛 眾香世界 用鼻根, 智者大師 用意根,即是六根真常之証。” 章炳麟 《新方言·釋形體》:“五官之謂五根,譯佛書語也, 惠 、 潮 、 嘉應 之客籍,謂耳為耳根,謂鼻為鼻根。”參見“ 六根 ”。
清淨
(1) 心境潔淨,不受外擾
清淨守節
(2) 安定,不紛擾
圖清淨
(3) 清潔純淨
清淨的山,清淨的水
(4) 簡明不繁
清淨簡易
(5) 佛教語。指遠離惡行與煩惱
出家清淨
靜室
(1).古代天子行幸,對所居宮室先派人清掃和檢查,以保持潔淨並防止意外。《後漢書·楊秉傳》:“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蹕而行,靜室而止。” 李賢 註:“靜室謂先使清宮也。”《三國志·魏志·王朗傳》:“夫帝王之居……靜室而後息駕,皆所以顯至尊,務戒慎,垂法教也。”
(2).清靜的屋子。《北史·列女傳·鄭善果母崔氏》:“靜室端居,未嘗輒出門閭。”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其時,山最幽僻,游者絶稀,惟 揚州 商人,構靜室數間,春秋一到而已。” 魯迅 《彷徨·傷逝》:“可惜的是我沒有一間靜室。 子君 又沒有先前那么幽靜,善於體貼了。”
(3).指寺院住房或隱士、居士修行之室。 北周 庾信 《詠畫屏風詩》之二一:“洞靈開靜室,雲氣滿山齋。” 唐 綦毋潛 《題靈隱寺山頂禪院》詩:“觀空靜室掩,行道眾香焚。”《紅樓夢》第一一八回:“你想 妙玉 也是帶髮修行的……姑娘執意如此,我們就把姑娘住的房子便算了姑娘的靜室。”
調御
(1).調教駕御。《無量義經·德行品》:“調御大調御,無諸放逸行,猶如象馬師,能調無不調。” 唐 柳宗元 《南嶽般舟和尚第二碑》:“攝取調御,凡歸於正真者,動而成羣,不自知其教。”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一:“若踶囓之馬,調御有道,久則自然馴熟。”
(2).佛教語。“ 調御丈夫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勸請調御,常住世間,救現在之兵災,除當來之苦集。” 唐 柳宣 《與翻經大德等書》:“僕心懷正路,行屬歸依,以實際為大覺,玄軀無為,是調御法體。”
相好
(1) 關係親密,感情好
(2) 親密的朋友
此銀也是我相好借來的,並無利息。——《七俠五義》
(3) 戀愛(多指不正當的)
(4) 舊時對狎客稱與之過從密切的妓女
青蓮
(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胡之驥 註:“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採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馥。”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臺帶風。”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從容滿月,照耀青蓮。” 倪璠 註:“《維摩經》曰:‘目浄修廣如青蓮。’” 宋 蘇轍 《魏佛狸歌》:“青蓮湛然俛下視,擊鉦卷斾抽行營。”《古尊宿語錄》卷十一:“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 迦葉 微微笑自謾。”
(4).佛教以為蓮花清淨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劉長卿 《戲贈乾越尼子歌》:“亭亭獨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自註:“ 荊公 宅已為寺。” 明 高啟 《題黃鶴仙人畫》詩:“緑桂騷人宅,青蓮釋 * 。”(2)指佛經。 唐 劉禹錫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妙霓》:“以是口誦青蓮,虔皈摩朅;手裁紫鳳,巧邁因祗。”(3)猶淨土。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唐太宗 《為戰陣處立寺詔》:“望法鼓所振,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蓮。’”
(5).指 九華山 。 九華山 在 安徽省 青陽縣 南二十里,舊名 九子山 。九峰猶如蓮花削成,故稱 九華山 。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差差玉劍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刻削冠青蓮,雕鏤矗丹筍。” 清 吳瞻泰 《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詩:“萬仞青蓮上,梯云為試泉。”
(6).見“ 青蓮居士 ”。
不無
猶言有些。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所有部帙,楷正可觀,不無俗字,非為大損。”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中》:“第古風既乏溫淳,律體微乖整栗,故令評者不無軒輊。” 李希凡 、 藍翎 《關於<紅樓簡論>及其他》:“作為在富貴榮華中生長起來的 曹公子 ,在‘貧窮難耐淒涼’的生活中,對‘當年笏滿床’的盛世是不無惋惜懷念的。”
心所
佛教語。心所有法的簡稱。亦名相應行法、心數。謂此類法皆依心王而起,與心王相應。如:觸、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種。 章炳麟 《駁神我 * 說》:“且心所有五徧行境,人與禽獸所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