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韓愈的《謝自然詩》
全文:
果州南充縣,寒女謝自然。
童騃無所識,但聞有神仙。
輕生學其術,乃在金泉山。
繁華榮慕絕,父母慈愛捐。
凝心感魑魅,慌惚難具言。
一朝坐空室,雲霧生其間。
如聆笙竽韻,來自冥冥天。
白日變幽晦,蕭蕭風景寒。
檐楹暫明滅,五色光屬聯。
觀者徒傾駭,躑躅詎敢前。
須臾自輕舉,飄若風中煙。
茫茫八紘大,影響無由緣。
里胥上其事,郡守驚且嘆。
驅車領官吏,氓俗爭相先。
入門無所見,冠履同蛻蟬。
皆雲神仙事,灼灼信可傳。
余聞古夏後,象物知神奸。
山林民可入,魍魎莫逢旃。
逶迤不復振,後世恣欺謾。
幽明紛雜亂,人鬼更相殘。
秦皇雖篤好,漢武洪其源。
自從二主來,此禍竟連連。
木石生怪變,狐狸騁妖患。
莫能盡性命,安得更長延。
人生處萬類,知識最為賢。
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
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
來者猶可誡,余言豈空文。
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倫。
寒衣及飢食,在紡績耕耘。
下以保子孫,上以奉君親。
苟異於此道,皆為棄其身。
噫乎彼寒女,永托異物群。
感傷遂成詩,昧者宜書紳。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幽明
(1).指有形和無形的事物。《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韓康伯 註:“幽明者,有形無形之象。” 宋 蘇軾 《與錢濟明》之三:“神藥希代之寶,理貫幽明,未敢輕議。”
(2).指晝夜;陰陽。《禮記·祭義》:“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 鄭玄 註:“幽明者,謂日照晝,月照夜。”《史記·五帝本紀》:“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説,存亡之難。” 張守節 正義:“幽,陰;明,陽也。” 魯迅 《<兩地書>序言》:“﹝我們﹞所講的又不外乎學校風潮,本身情況,飯菜好壞,天氣陰晴,而最壞的是我們當日居漫天幕中,幽明莫辨。”
(3).指生與死;陰間與人間。 唐 元稹 《江陵三夢》詩:“平生每相夢,不省兩相知,況乃幽陰隔,夢魂徒爾為。”《太平廣記》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冥音錄》:“幽明路異,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萬代一時,非偶然也。”
(4).人與鬼神。 唐 李白 《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皇 唐 葉有六聖,再造八極,鏡照萬方,幽明鹹熙。” 宋 王安石 《全椒張公有詩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悵然有感》:“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絶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神女》:“家君感大德,無以相報,欲以妹子附為婚姻,恐以幽明見嫌也。”
(5).指善惡;賢愚。《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孔 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歲,則能否、幽明有別,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 宋 曾鞏 《蔡燡河南運判制》:“夫均通貨食,使物有羨贏;審覈幽明,使人知勸畏。”
雜亂
繁雜而凌亂
一頭雜亂的白髮
人鬼
(1).舊指死者的靈魂。 唐 韓愈 《原道》:“郊焉而天神假,廟焉而人鬼饗。”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宗廟之樂……宮、角、徵、羽相次者,人樂之敘也,故以之求人鬼。” 清 惲敬 《文昌宮碑陰錄》:“其合乎天神、地祇、人鬼之典法者,秩宗之所掌,縫掖諸生之所誦習,百世不廢者也。”
(2).人和鬼。 唐 韓愈 《謝自然詩》:“幽明紛雜亂,人鬼更相殘。”
更相
相繼;相互。《史記·張丞相列傳》:“ 田文 言曰:‘今此三君者,皆丞相也。’其後三人竟更相代為丞相。” 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予與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清 王士禎 《池北偶談·談異七·兩五鬼》:“ 五代 時, 南唐 馮延巳 及弟 延魯 ,與 魏岑 、 陳覺 、 查文徽 等更相推唱,時人謂之五鬼。”
韓愈名句,謝自然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