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愧故人》
全文:
九門一夜漲風塵,何事痴兒竟誤身。
子產片言圖救鄭,仲連本志為排秦。
但知慷慨稱男子,不料蹉跎愧故人。
玉勒雕鞍南上去,天高月冷泣孤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九門
(1).禁城中的九種門。古宮室制度,天子設九門。《禮記·月令》:“﹝季春之月﹞田獵、罝罘、羅罔、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 鄭玄 註:“天子九門者,路門也、應門也、雉門也、庫門也、皋門也、城門也、近郊門也、遠郊門也、關門也。”後用以稱宮門。 唐 盧綸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詩:“九門洞啟延高論,百辟聯行挹大儒。” 唐 韓愈 《賀雨表》:“中使才出於九門,陰雲已垂於四野。”
(2).指宮禁。 唐 王維 《同崔員外秋宵寓直》詩:“九門寒漏徹,萬井曙鐘多。” 宋 王讜 《唐語林·識度》:“月餘,九門內勾出數十萬貫。” 宋 張孝祥 《浣溪沙》詞:“宮柳垂垂碧照室,九門深處五雲紅。”
(3).借指天子。 唐 戴叔倫 《送崔拾遺峒江淮訪圖書》詩:“九門思諫議,萬里採風謡。”
(4).指舊 北京 外城的九個門。 明 史玄 《舊京遺事》:“京師大城一重,周四十五里,城九門周正如印。南頭 正陽 崇文 宣武 三門;東頭 朝陽 東直 二門;西頭 阜城 西直 二門;北頭 德勝 安定 二門。”
(5).天門。 唐 李白 《梁甫吟》:“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叩關閽者怒。” 宋 梅聖俞 《冬雷》詩:“欲扣九門陳,恨身無鳥羽。”
(6).借指九天。 唐 錢起 《秋霖曲》:“聖主旰食憂元元,秋風苦雨暗九門。” 前蜀 韋莊 《終南山二十韻》:“雨侵諸縣黑,雲破九門青。”
一夜
(1).一個夜晚;一整夜。《穀梁傳·定公四年》:“以眾不如 吳 ,以必死不如 楚 ,相與擊之,一夜而三敗 吳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魂終朝以三奪,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四:“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紅旗下》一:“有時候,他們會在一個地方轉來轉去,一直轉一夜。”
(2).指某夜。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南史·呂僧珍傳》:“一夜, 僧珍 忽頭痛壯熱,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 吳王 苑內花。”
風塵
(1) 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
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杜甫《贈別賀蘭銛》
風塵僕僕
(2) 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風塵知己
(3) 舊指娼妓生涯
淪落風塵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痴兒
(1).俗言庸夫俗子。 宋 黃庭堅 《登快閣》詩:“痴兒了卻公家事, 快閣 東西倚晚晴。”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太宗伐明》:“帝笑曰:‘城中痴兒取之若反掌耳。’”
(2).天真無知的人。多指少年男女。 唐 杜甫 《百憂集行》:“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宋 陸游 《對食》詩:“痴兒自墮闍黎計,歡喜聞鐘已過齋。”《紅樓夢》第五回:“ 警幻 見 寳玉 甚無趣味,因嘆:‘痴兒竟尚未悟。’”
誤身
貽誤自身。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唐 劉長卿 《西庭夜燕喜評事兄拜會》詩:“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
文天祥名句,愧故人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九門一夜漲風塵,何事痴兒竟誤身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