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陸龜蒙的《奉和襲美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
全文:
幾降真官授隱書,洛公曾到夢中無。
眉間入靜三辰影,肘後通靈五嶽圖。
北洞樹形如曲蓋,東凹山色入薰爐。
金墟福地能容否,願作岡前蔣負芻。
火景應難到洞宮,蕭閒堂冷任天風。
談玄麈尾拋雲底,服散龍胎在酒中。
有路還將赤城接,無泉不共紫河通。
奇編早晚教傳授,免以神仙問葛洪。
終日焚香禮洞雲,更思琪樹轉勞神。
曾尋下泊常經月,不到中峰又累春。
仙道最高黃玉籙,暑天偏稱白綸巾。
清齋若見茅司命,乞取朱兒十二斤。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赤城
(1).指帝王宮城,因城牆紅色,故稱。 唐 王勃 《臨高台》詩:“赤城映朝日,緑樹搖春風。”
(2).山名。多以稱土石色赤而狀如城堞的山。在 浙江省 天台縣 北,為 天台山 南門。《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 赤城 霞舉而建標。” 李善 註:“ 支遁 《天台山銘序》曰:‘往 天台 ,當由 赤城山 為道徑。’ 孔靈符 《會稽記》曰:‘ 赤城 ,山名,色皆赤,狀似雲霞。’”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姥 連天向天橫,勢撥五嶽掩 赤城 。” 王琦 註:“《太平廣記》:‘ 章安縣 西有 赤城山 ,周三十里。一峰特高,可三百餘丈。’《海録碎事》:‘ 顧野王 《輿地誌》云: 赤城山 有赤石羅列,長里餘,遙望似赤城。’” 清 朱彝尊 《羅浮屈五過訪》詩:“況今天地多戰爭, 赤城 華頂 風煙驚。”(2)在 四川省 灌縣 西南。又名 青城山 。 宋 陸游 《將之榮州取道青城》詩:“倚天山作海濤傾,看遍人間兩 赤城 。”自註:“ 青城山 ,一名 赤城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四川一·山川險要》:“﹝ 青城山 ﹞一名 赤城山 , 杜光庭 記:‘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一百五十里, 蜀 山之望也。’”
(3).傳說中的仙境。 北周 庾信 《奉答賜酒》詩:“仙童下 赤城 ,仙酒餉 王平 。” 倪璠 注引《神仙傳》:“ 茅蒙 ,字 初成 ,乃於 華山 之中乘雲駕龍,向日昇天,歌曰:‘神仙得者 茅初成 ,駕龍上昇入泰清,時下玄洲戲 赤城 。’” 唐 陳子昂 《修竹篇》:“攜手登白日,遠遊戲 赤城 。”
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預 註:“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稱》:“不與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劉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鑒之若是也。”
(2).不具備。《國語·魯語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韋昭 註:“共,具也。”
(1).不與,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不共你搖嘴掉舌,不共你鬦爭鬦合。”
(2).不同。 宋 孫光憲 《上行杯》詞:“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陸龜蒙名句,奉和襲美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有路還將赤城接,無泉不共紫河通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