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
全文:
空雲駕我登天池,江山秋渺無津涯。
涉溪驀棧借杖藜,光景體認裁詩。
崢嶸寺門窩風低,塔鈴喧風際天吹。
方丈軒檻供毗尼,老僧喜氣揚鬚眉。
浮屠名紀主簿題,偶拈椽筆書年時。
秋棱初勁樹葉飛,蜀錦糝綴斜陽枝。
文殊閣上爇香遲,天燈熒煌放者誰,暗中拾取懷袖攜。
一燈一葉光陸離,千古此奇不可知。
獨此闌乾納此奇,月落泉響松籟迷。
畏寒趺坐身如痴,覺禪論健能祛疑。
傷今悼古涕交頤,自矜夙抱山水資。
曾為浯溪強住持,浯溪溪上波渺瀰。
波濤衝撞天寶碑,寺門廢圮日就衰。
急拾斷碣分龜支,二水分景猶紛披。
浮蹤又向廬山羈,殘骸未散挈缽棲。
所至殊忍吊跡遺,浯溪誰究稔禍妃。
有唐立見宗社危,陵廟棄擲奔峨嵋。
最苦杜陵嗟流移,元郎頌公雅可裨。
大書紀勒中興辭,讀之憤悱生棲悲。
平生未采湘江蘺,聞此幽妍空心期。
覺翁泥古多發揮,逆知流輩莫我追。
回思太史過浯溪,曾有野僧相追隨。
儻如覺翁能投機,太史肯以庸目之。
夜寒燈花糝台欹,無酒可滌吟腸飢。
推窗下望夕烽微,東西天地猶旌旗。
參考注釋
杖藜
(1).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韌,可為杖。《莊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唐 杜甫 《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宋 蘇軾 《鷓鴣天》詞:“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開牖有時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護國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詩:“此君與我在雲溪,勁節奇文勝杖藜。” 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五:“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 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諳盡江湖味,執青青杖藜。”
光景
(1) 一下,左右——表示估計
(2) 一般的情況
今天太悶熱,光景要下雨
(3) 表示大約的時間或數量
別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鐘光景。——《裝在套子裡的人》
體認
體會,認識
體認某種形勢
裁詩
作詩。 唐 杜甫 《江亭》詩:“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宋 沉遘 《西舍》詩:“少年裁詩喜言老,誰知老大都無心。” 清 吳兆騫 《同陳子長坐氈帳中話吳門舊遊愴然作歌》:“裁詩每題白團扇,縱酒惟賭青羔裘。”
董嗣杲名句,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