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劉禹錫的《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
全文:
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夢,醉里風情敵少年。
野草芳菲紅錦地,遊絲撩亂碧羅天。
心知洛下閒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顛。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舊唐書·柳公綽傳》:“寒暑滿天地之間,浹肌膚於外;好愛溢耳目之前,誘心知於內。”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性》:“人之血氣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猶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詩:“ 丹陽 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唐 李鹹用 《送進士劉松》詩:“滔滔皆 魯 客,難得是心知。” 明 馮夢龍 《山歌·素帕》:“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洛下
(1).指 洛陽 城。 南朝 梁 劉令嫻 《祭夫徐悱文》:“調逸 許 中,聲高 洛 下。” 宋 蘇軾 《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山西 老將詩無敵, 洛 下書生語更妍。” 明 王世貞 《明佐游梁無資作歌見援聊此奉復》詩:“吾家弱弟慚小落, 洛 下東西兩間屋。”
(2).複姓。 漢 代有 洛下閎 。見《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贊》。
才子
(1) 才華出眾的人
才子佳人
(2) 長於文藝創作的人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註:“不作,聖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註:“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詩魔
(1).猶如入魔一般的強烈的詩興。 唐 白居易 《醉吟》之二:“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南唐 李中 《贈東林白大師》詩:“ 虎溪 久駐靈縱,禪外詩魔尚濃。卷宿吟銷永日,移牀坐對千峯。”
(2).指酷愛做詩好像著了魔一般的人。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心知 洛 下閒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顛。” 清 趙翼 《上元後三日芷堂過訪草堂次日夢樓亦至皆未有夙約也喜而有作後二首專簡芷堂》詩:“草聖詩魔歷甘苦,書生結習故多憨。”
(3).指詩的怪癖的格調。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辯》:“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 漢 、 魏 、 晉 、盛 唐 為師,不作 開元 、 天寶 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
酒顛
謂酒後態度狂放。亦指酒後態度狂放的人。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心知 洛下 閒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顛。”《朱子語類》卷一一九:“ 長孺 、 叔權 皆是為酒所使,一箇善底只是發酒慈,那一箇便酒顛。” 清 陳維崧 《採桑子·題潘曉庵斗酒百篇小像》詞:“庭戶蕭然,道是詩顛併酒顛。”
劉禹錫名句,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名句
名句推薦
新水秧田斜下鷺,夕陽花嶼亂啼鶯
李先嘉《東莊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