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葛立方的《鹽倉作呈叔能同官》
全文:
平生懶作子公書,俯首銓曹一紀余。
第有神馳招隱館,久無夢到承明廬。
文字真宜覆醬瓿,技能只合服鹽車。
清才弗悟亦塵役,早晚促君登石渠。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文字
(1)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文書;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覆醬瓿
《漢書·揚雄傳下》:“ 鉅鹿 侯芭 常從 雄 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劉歆 亦嘗觀之,謂 雄 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 雄 笑而不應。”覆醬瓿,蓋醬壇。後用以比喻著作毫無價值,或無人理解,不被重視。 清 惲敬 《答伊揚州書》:“知在 粵東 見 敬 文槀,過蒙奬借……恐文質無所底,愧見諸君子,則今日之詅痴符,亦終歸於覆醬瓿,貯敝筐而已。”亦省作“ 覆醬 ”。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至於凋零之後,殘缺所餘,又已雜用補袍,隨時覆醬。” 唐 陸龜蒙 《記事詩》:“駿骨正牽鹽,《玄》文終覆醬。”
技能
指掌握並能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
只合
只應;本來就應該。 唐 薛能 《游嘉州後溪》詩:“當時 諸葛 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 金 元好問 《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二折:“早知哥哥來到,只合遠接。” 茅盾 《虹》十:“這班馴良的受帝國主義豢養慣的奴才只合丟在 黃浦江 里。”
鹽車
運載鹽的車子。《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伯樂 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後以“鹽車”為典,多用於喻賢才屈沉於天下。 漢 賈誼 《吊屈原文》:“驥垂兩耳,服鹽車兮。” 唐 殷堯藩 《暮春述懷》詩:“此時若遇 孫陽 顧,肯服鹽車不受鞭。” 宋 黃庭堅 《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詩:“鹽車之下有絶足,敗羣勿縱為民殘。” 明 高啟 《天閒青驄赤驃二馬歌》:“請看垂耳鹽車者,那得昂藏八尺身!” 清 孫枝蔚 《君馬黃》詩:“恥遭眾口夸,寧受鹽車厄。”
葛立方名句,鹽倉作呈叔能同官名句
名句推薦
細襪宮鞋巧樣新,殷勤寄語讀書人
士人妻《寄鞋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