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阻隔江水深,莫使江頭有船艤

謝伋送孫仲舉徽猷罷郡造朝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謝伋的《送孫仲舉徽猷罷郡造朝》

全文:
四月維夏天未暑,天台居民逃室處。
城中屢貴巷陌喧,城外號奴去村墅。
老癃扶杖少者趨,夫棄禾麻婦投杼。
肩隨足躡似同謀,色沮聲低鹹偶語。
使君高車挽不止,誰其嗣之保閭里。
攀轅臥轍豈留行,遮道填門寧足恃。
三江阻隔江水深,莫使江頭有船艤
我聞此語良足聽,呼使來前陳本始。
吾州使君能靜治,千里無虞安獄市。
澄之不清擾不濁,盡道使君心似水。
昔襦不足今褲余,良藥千金補瘡痏。
黃屋近駐錢塘城,願說政平並訟理。
從今更借二三年,增秩賜金書用璽。
我言此語爾未思,有大於此爾何如。
入為三公自故事,天台美爾公是宜。
德澤但可施一州,潤及九里寧獨私。
攜持卻看祖道盛,送車百兩多旌麾。
爭先勸飲接殷勤,玉酒湛湛皆盈卮。
使君千觴亦未醉,更聽小儒前致詞。
嗟予待次七閩郡,法式規模知吏師。
忘年屈勢待我厚,歲月易得今再期。
送公去郡情更惡,人送作郡知何時。

謝伋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 漢 以後有多種解釋。《國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水經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漢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台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作祀議一篇質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戱綵恆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水 沱江 也。”

(3).指 廣東 境內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

阻隔

兩地之間隔絕,難以往來

山川阻隔

江水

即 長江 。《淮南子·墬形訓》:“何謂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遼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誘 註:“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謂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導也。” 唐 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詩:“ 盆城 去 鄂渚 ,風便一日耳。不枉故人書,無因帆 江水 。”

江頭

江邊,江岸。 隋煬帝 《鳳艒歌》:“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詩:“江頭斑竹尋應遍,洞裡丹砂自採還。” 元 沉禧 《一枝花·詠雪景》套曲:“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我這裡醉里題詩漫送程。” 蘇曼殊 《碎簪記》:“又明日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

謝伋名句,送孫仲舉徽猷罷郡造朝名句

詩詞推薦

三江阻隔江水深,莫使江頭有船艤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