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梅堯臣的《聞臨淄公薨》
全文: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語我火犯房。
芒射鉤鈐而拂上相兮,禍非弼臣誰可當。
昨日聞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歸臥其第三拜章。
太宰既不得請而賜黃金百兩以為壽兮,諫官御史猶擊強。
明年孟陬臨淄公夢兮,果然邦國橈棟樑。
豈無神醫善藥以起疾兮,固知稟命有短長。
公自十三歲而先帝兮,謂肖九齡宜相唐。
後由石渠鳳閣禁林以登樞兮,俄佩相印居廟堂。
出入藩輔留守兩都兮,其民詠歌盈康莊。
官為喉舌勳爵一品兮,經筵講義尊蕭匡。
年逾順耳不為夭兮,文字百卷存縑箱。
子孫侁侁同雁行,二女貴婿富與楊。
未知歸葬何土鄉,臨川松柏安可忘。
我為故吏摧肝腸,灑淚作雨春悲涼。
精魄其歸於天乎,必為星宿還高張。
骨肌其歸於土乎,必為蕙芷不滅香。
墓碑墓銘誰能盡其美,我為欲傳萬古須歐陽。
參考注釋
喉舌
泛指說話的器官和新聞媒介
王之喉舌。——《詩·大雅·烝民》。傳:“家宰也。”
我們的報紙是人民的喉舌
勳爵
朝廷賜予臣僚的爵位
一品
(1).封建社會中官品的最高一級。自 三國 魏 以後,官分九品,最高者為一品。《晉書·惠帝紀》:“乃發王公奴婢手舂給兵廩,一品以下不從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從役。” 唐 賈島 《上杜駙馬》詩:“妻是九重天子女,身為一品令公孫。”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三》:“而凡 滿洲 、 漢 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極速者亦三十年。”參閱《隋書·百官志中》。
(2).借指位居一品的高官。 唐 裴鉶 《傳奇·崑崙奴》:“ 大歷 中有 崔生 者,其父為顯僚,與蓋代之勛臣一品者熟。生時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
(3).猶言一等;第一等。《南齊書·蕭惠基傳》:“當時能棊人 琅邪 王 抗 第一品, 吳郡 褚思莊 、 會稽 夏 赤 松 竝第二品。” 宋 王明清 《摭言雜說》:“京師 樊樓 畔有一小茶肆,甚瀟灑清潔,皆一品。”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冥誓》:“(生)姐姐費心。因何錯愛小生至此?(旦)愛的你一品人才。” 老舍 《正紅旗下》三:“他比客人高著一品,須拿出為官多年,經驗豐富,從容不迫的神態來。”
(4).一種。《周禮·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 唐 賈公彥 疏:“泉始蓋一品, 周景王 鑄大錢,而有二品。” 宋 張載 《經學理窟·祭祀》:“羞無他物,則雖羞一品足矣。”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異事》:“當時 揚州 芍藥,未有此一品,今謂之‘金纏腰’者是也。”
經筵
漢 唐 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 宋 代始稱經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 宋 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節、八月至冬至節為講期,逢單日入侍,輪流講讀。 元 、 明 、 清 三代沿襲此制,而 明 代尤為重視。除皇帝外,太子出閣後,亦有講筵之設。 清 制,經筵講官,為大臣兼銜,於仲秋仲春之日進講。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二:“ 神宗皇帝 御經筵,時方講《周官》。”《元史·吳澄傳》:“ 泰定 元年,初開經筵,首命 澄 與平章政事 張珪 、國子祭酒 鄧文原 為講官。”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經筵面奏》:“我朝經筵日講,非徒辯析經史,為觀美也;謂當旁及時務,以匡不逮。”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二:“ 康熙 十年二月,肇舉經筵大典於 保和殿 ,以 孝感 熊文端公 為講官,知經筵事。”
講義
為講課而編寫的教材或資料
梅堯臣名句,聞臨淄公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