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攜眾春園並雪浪石稿本以歸因命董邦達圖之三疊前韻》
全文:
磊磊白石如□屯,蘇詩說項石以尊。
我臨定武尋遺蹟,寒雅叫樹山黃昏。
丹青思命傳神手,塾師徒遇三家村。
規模才得具約略,若為祠宇若為門。
一峰已點長髭眼,三徑應貌香光魂。
古屋蕭蕭闃以寂,疏鬆落落盤其根。
憩游為想韓蘇躅,苔蘚全蝕波濤痕。
由來忘筌乃近道,刻舟求者奚足論。
此物頗幸仇池石,至今安在高麗盆。
剪燭清吟參結習,地爐活火方溫存。
參考注釋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忘筌
(1).忘記了捕魚的筌。比喻目的達到後就忘記了原來的憑藉。語出《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通“ 筌 ”。 晉 何劭 《贈張華》詩:“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 唐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獨*夫常獨泣,多士已忘筌。”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2).引申喻不值得重視的事或物。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元 王禎 《農書》卷二二:“資爾屈伸功用畢,莫將良器等忘筌。”
近道
(1)
(2) 近路
(3) 比一般採用的步驟更直接而敏捷的工作方法
刻舟
“刻舟求劍”之省。 唐 白居易 《得乙居家理廉使舉請授官吏部以無出身不許使執雲行成於內可移於官》:“掄瑣瑣之材,則循舊格;刈翹翹之楚,寧守常科?幸當仄席之求,無惑刻舟之執。” 明 徐渭 《自書小像贊一》:“人又安得執斯圖,以刻舟而守株!”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 史梧岡 《西青散記》載 雙卿 事甚詳,或疑其寓言,亦刻舟之見。”
乾隆名句,攜眾春園並雪浪石稿本以歸因命董邦達圖之三疊前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