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方平的《故相贈侍中廣平公輓辭三首·其一》
全文:
風采來塵外,才名入洛初。
清言還正始,雅度合沖虛。
玉氣千尋直,金精百鍊餘。
雍容到岩廟,一世共華胥。
參考注釋
清言
(1).高雅的言論。 晉 陶潛 《詠二疏》:“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唐 章八元 《酬劉員外月下見寄》詩:“獨謡聞麗曲,緩步接清言。” 王闓運 《羅季子誄》:“甲寅之秋,常接談燕,清言相酬,如對瓊樹。”
(2).指 魏 晉 時期 何晏 、 王衍 等崇尚《老》《莊》,擯棄世務,競談玄理的風氣。 晉 陶潛 《扇上畫贊》:“ 鄭叟 不合,垂釣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晉書·郭象傳》:“﹝ 郭象 ﹞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 清 姚鼐 《<莊子章義>序》:“余觀之,特 正始 以來,所謂清言耳!” 魯迅 《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 晉 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參見“ 清談 ”、“ 玄談 ”。
正始
(1).正其始。《文選·卜商<毛詩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劉良 註:“正始之道,謂正王道之始也。”《國語·周語下》“故名曰黃鐘” 三國 吳 韋昭 註:“黃鐘初九,六律之首,故六律正色為黃鐘之名,重元正始之義也。” 清 方苞 《讀<行露>》:“此害義傷教不近於人情,而可列正始之風,以為教於閨門、鄉黨、邦國與?”
(2).合乎禮儀、法則之始。《穀梁傳·定公元年》:“ 昭公 之終,非正終也; 定 之始,非正始也。”《元典章·詔令一·世祖皇帝》:“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炳煥皇猷,權輿治道。”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四:“ 盧 駱 王 楊 ,號稱四傑。詞旨華靡,同沿 陳 隋 之遺;骨氣翩翩,意象老境,超然勝之。五言遂為律家正始。”
(3). 三國 魏 齊王 芳 的年號。當時玄風漸興,士大夫唯 老 莊 是宗,競尚清談,世稱“正始之風”。當時詩人 嵇康 、 阮籍 等的詩,稱為“正始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采縟於 正始 ,力柔於 建安 。” 五代 齊己 《寄洛下王彝訓先輩》詩之一:“ 賈島 存 正始 , 王維 留格言。” 吳梅 《信陽題<何大復集>》詩:“ 正始 流風沫,奇才吾道光。”參見“ 正始體 ”。
雅度
(1).正度,國家規定的法度。《晉書·張茂傳》:“每所經營,輕違雅度,實非士女所望於明公。”
(2).高雅的風度。 南朝 梁 沉約 《懷舊詩》之九:“ 豫州 懷風範,綽然標雅度。”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李約》:“ 約 雅度簡遠,有山林之致。”《西湖佳話·葛嶺仙跡》:“嘗聞賢人君子之涉世,即居仕路中吐握風雲,亦宜有山水之雅度,如老先生今日是也。”
(3).高雅的度量。 晉 孫綽 《潁州府君碑》:“君天縱傑邁,奇逸卓犖,茂才亮拔,雅度恢廓。” 唐 王勃 《三國論》:“然 備 數困而意不折,終能大啟西土者,其惟雅度最優乎?” 宋 蘇軾 《與人書》之四:“恃公雅度闊略細謹耳,然亦皇恐不可言也。”《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誰知他竟無一字怨尤,益加佩服老師的學識雅度。”
沖虛
亦作“沖虛”。1.恬淡虛靜。《三國志·魏志·王粲等傳論》:“而 粲 特處常伯之官,興一代之制,然其沖虛德宇,未若 徐幹 之粹也。” 唐 張九齡 《進千秋節金鏡錄表》:“聖道沖虛,有來皆應。”《舊唐書·高祖紀》:“且 老氏 垂化,本貴沖虛;養志無為,遺情物外。”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仙沖虛而清靜。”
(2).升天。常指成仙。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一:“列仙停脩齡,養志在沖虛。飄颻雲日間,邈與世路殊。” 唐 皎然 《奉和崔中丞使君》:“昔化沖虛鶴,今藏護法龍。” 唐 曹松 《哭胡處士》詩:“疑是沖虛去,不為天地囚。”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殷文圭》:“向者布衣,緑眉方口,神仙中人也。如學道,可以沖虛;不爾,垂大名於天下。”
張方平名句,故相贈侍中廣平公輓辭三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