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兩漢賈誼的《吊屈原賦》
全文:
誼為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屈原,楚賢臣也。
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哉!國無人兮,莫我知也。
”遂自投汨羅而死。
誼追傷之,因自喻,其辭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
造託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
嗚呼哀哉!逢時不祥。
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
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跖、蹻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
吁嗟默默,生之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
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
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
訊曰:已矣!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鬱其誰語?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去。
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蟥?所貴聖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使騏驥可得系而羈兮,豈雲異夫犬羊?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歷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
彼尋常之污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鱣鯨兮,固將制於螻蟻。
參考注釋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
(2).嘆詞。表示讚美。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默默
不說話、不出聲的樣子
無故
沒有原因
無故曠課
斡棄
猶拋棄。 漢 賈誼 《吊屈原文》:“斡棄 周 鼎,寳康瓠兮。”
周鼎
(1).指 周 代傳國的九鼎。《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還,過 彭城 ,齋戒禱祠,欲出 周 鼎 泗水 ,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九:“ 薊門 重險舊 堯 封, 周 鼎銷沉 泗水 蹤。”參見“ 九鼎 ”。
(2). 春秋 時 楚莊王 覬覦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 周 境,遂問 定王 使臣 周 鼎之大小、輕重。事見《左傳·宣公三年》。後因以“周鼎”借指國家政權。 唐 張說 《開元正歷握乾符頌》:“ 神龍 中興, 周 鼎歸 唐 。” 陳毅 《贛南遊擊詞》:“強寇北國問 周 鼎,大軍西去渡 金沙 ,抗日要開花。”參見“ 問鼎 ”。
(3).比喻寶器。 漢 賈誼 《吊屈原賦》:“於嗟嚜嚜兮,生之無故!斡棄 周 鼎兮寶康瓠。” 晉 葛洪 《抱朴子·擢才》:“洪鐘 周 鼎,不為委淪而輕其體。”
(4).古星名。屬后髮座。 漢 甘公 石申 《星經·周鼎》:“周鼎三星,足狀,雲鼎足星,在攝提大角西,主神鼎。”
康瓠
空壺,破瓦壺。多用以喻庸才。《爾雅·釋器》:“康瓠謂之甈。” 郝懿行 義疏引《說文》:“康瓠,破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斡棄 周 鼎兮寶康瓠。”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詞:“歌 秦 缶,寶康瓠,世皆然。”
賈誼名句,吊屈原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