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和運判孫聖微游大慈》
全文:
西州都會坤之維,地產禮羨人熙熙。
朝庭念遠勤撫養,欲壯心腹強四肢。
精求守臣擇使者,故有賢業堪依毗。
導宣德澤廣流派,講舉政教先本基。
不容蠹弊長芽櫱,直欲赤子皆充肥。
泰然一道遂無事,犴獄衰止文符希。
燕閒何以度歲月,憑仗文酒相追隨。
過從僧舍盡幽邃,閱遍畫手多神奇。
因嗟唐人值喪亂,奔走至此常懷歸。
韜藏絕藝郁不發,壁間一掃窮精微。
試登高閣凝望久,欲將遠眼窮天涯。
山扃水繞氣象好,雲晴日暖光陰移。
信哉浮生巨河上,鼎勢會以一足支。
方今文軌慶混合,帝力何有民何知。
長廊廣屢數百載,留得風景資游嬉。
清樽豈特具酬獻,高論不廢評是非。
宦遊此會亦難得,投筆一笑毫無疑。
又為歌詩載盛事,更唱迭和猶塤篪。
鄙夫幸爾陪雅集,懷抱芬馥蘭與芝。
天閽九重勞夢想,回首鄉國空遲遲。
參考注釋
歌詩
(1).詠唱詩篇。《左傳·襄公十六年》:“ 晉侯 與諸侯宴於 溫 ,使諸大夫舞,曰:‘歌詩必類。’” 杜預 註:“歌古詩,當使各從義類。”《墨子·公孟》:“君與父母、妻、後子死,三年喪服……歌詩三百,舞詩三百。” 孫詒讓 間詁:“《周禮·小師》注云:歌,依詠詩也。”
(2).配有樂譜可以歌唱的樂府詩。 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 漢 世所謂歌詩者,有聲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聲曲折》七篇,《周謡歌詩聲曲折》七十五篇是也。故《三侯》、《天馬》諸篇, 太史公 悉稱詩。蓋《樂府》外無稱歌詩者。” 朱自清 《中國歌謠》三:“這些歌詩決不是徒歌,一因其中有‘曲折’(即樂譜),二因它們都在《樂府》。”
(3).泛指詩歌。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 明帝 為太子,樂人作歌詩四章,以贊太子之德。” 前蜀 韋莊 《乞彩箋歌》:“我有歌詩一千首,磨礱山嶽羅星斗。” 宋 范仲淹 《即席呈太傅相公》詩:“ 白傅 歌詩傳海外, 晉公 桃李滿人間。” 清 莫友芝 《<巢經巢詩抄>序》:“論吾子平生著述,經訓第一,文筆第二,歌詩第三。”
盛事
大事
亞特蘭大市的第26屆奧運會是國際體育界盛事
更唱迭和
(1).彼此唱和。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當年遨遊,更唱迭和,赴曲隨流。” 唐 穀神子 《博異志·白幽求》:“笙簫眾樂,更唱迭和。”
(2).亦作“ 更唱疊和 ”。相互以詩詞酬答。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園林·逸園》:“太史之女曰 藴玉 者,自號 生香居士 ,亦能詩,與 在山 更唱迭和。” 明 宋濂 《寄和右丞溫迪罕詩卷序》:“吾昔在 中州 文物府中更唱疊和者,為何如耶?”
(3).指互相呼應配合。《舊唐書·裴度傳》:“陛下聽其所説,更訪於近臣,私相計會,更唱迭和,蔽惑聰明。”
塤篪
(1).亦作“ 壎箎 ”。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2.塤﹑篪皆古代樂器,二者合奏時聲音相應和。因常以"塤篪"比喻兄弟親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應和配合。 4.借指兄弟。
呂陶名句,和運判孫聖微游大慈名句